编者按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精神丰碑巍然矗立!
2025年4月28日,五年一度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通用技术机床板块3位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们去记录、去聚焦,沿着奋斗者的足迹,聆听新时代楷模用匠心与热忱谱写的动人乐章,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正在用双手描绘着中国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全国劳动模范,通用技术大连机床数控机床可靠性应用工程师马树德。
在通用技术集团机床产业发展的发展历程中,劳模精神如同一座永恒的灯塔,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前行者的路。从开国劳模王兆达,到如今来自通用技术大连机床的新晋全国劳动模范马树德,这份精神跨越时空,一脉相承,不断书写着护航中国机床产业发展的耀眼篇章。
扎根一线淬匠心 勤学苦练铸匠魂
2002年,刚刚入职通用技术大连机床的马树德就被先辈王兆达的故事深深打动,他暗下决心,“要像王兆达这样的先辈一样,为国家机床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从车间基层电工,到初学数控机床操作,从初具复杂零部件数控加工能力,到精通多种主流数控系统的程序编制,马树德扎根车间一线从基层做起,不断摸索着机床的“脉络图”。为了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啃下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记,常常在车间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最终成长为“甘于奉献、实干担当”的、像王兆达一样的全国劳动模范。
海外攻坚显担当 创新突破解难题
2011年,马树德开始承担数控机床的国外售后服务工作。当时,某知名企业购买一批新型数控机床,盼着提升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可新设备状况不断,系统频繁报错、运行不稳。马树德临危受命,赴海外解决生产难题。面对复杂的报警信息代码,他先稳扎稳打——凭借经验先查电气线路、再研究数控系统参数,很快发现控制系统与企业生产环境不兼容,传统调试方法失灵。从没经历过这种情况的马树德也犯了难,但是时间不等人,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查阅设备资料,制定了“分步调试、参数优化”的维修方案——先检测修复硬件,再逐步调整系统关键参数,反复测试。经过一周的日夜奋战,他终于让机床正常运行,零件加工精度也达到客户要求,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调试任务。
某客户在加工生产关键部件时设备出了问题,废品率飙升。有了上次的维修调试经验后,马树德主动请缨前往客户现场解决问题。通过专业设备全方位监测和数据分析,很快确定了问题所在。这次他不光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还结合设备特性和客户的工艺要求,自主为客户编制了智能自适应伺服算法优化方案,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也有所改善,为客户带来了额外收益,体验了增值服务。
初心使命刻心中 薪火传续育英才
2021年7月1日,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马树德由于在机床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辽宁省新党员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在五星红旗飘扬的那一刻,王兆达“为党而生、为国而战”的政治情怀深深地印刻在了马树德的心中。
技术愈加成熟的马树德发现,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只能维持现状,想要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必须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甘于奉献、思想进步的技能人才队伍,传承“兆达小组”依靠职工、团队致胜的工作理念,才能让企业未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说干就干!他利用自己创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有利条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传帮带”工作,常态化组织技能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多名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他还利用企业现有的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先后为大连市培养数控机床维修和调试方面的高技能人才20余人,中级技能人才200余人,面向全国多所职业技术院校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每年累计培训人次约3000人,助力机床产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蓬勃发展,马树德也因此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荣誉。
历史浩然奔流,精神历久弥新。从王兆达到马树德,虽处于身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所展现出的劳模精神并无二致。这份精神是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是追求卓越的创新动力,更是无私奉献、传承帮带的高尚品格。以马树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劳动模范,正以实际行动让劳模精神在机床行业薪火相传,激励着更多人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