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名企在线 市场分析 国内新闻 机床上下游 机床会议 展会快报 企业参展 科技动态 新品出炉
  • 友嘉国际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
摘要当我们聚焦新晋全国劳动模范严昊明时,看到的不仅是一名机床行业科技工作者深耕三十余年的成长之路,更多的是关于“匠心传承”与“矢志创新”的生动写照。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人才】在通用技术集团机床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劳模精神始终是指引前路的灯塔。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马恒昌小组,到“50分钟车一个塔轮”的赵国有;从创造“多卡活”“胎具”等工艺的创新先锋邓永文,再到一批批对科技自立自强不懈追求的劳模工匠,劳模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通用技术机床人许党报国、有关必攻,义无反顾地踏上服务国家战略的征程。
 
  当我们聚焦新晋全国劳动模范严昊明时,看到的不仅是一名机床行业科技工作者深耕三十余年的成长之路,更多的是关于“匠心传承”与“矢志创新”的生动写照。
 
  严昊明,中共党员,通用技术机床研究院技术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曾获等省市级科技奖25项,授权专利22项。他扎根高端数控机床研发领域三十余年,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致力于实现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关键部件和技术的自主可控。
 
  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的“龙门初跃”
 
  1994年,年轻的严昊明入厂不久,便参与了引进高端龙门数控机床制造技术的项目。当时,该类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昊明在技术消化吸收过程中,敏锐地意识到单纯引进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自主。“我们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这个信念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2001年,严昊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第一个重要挑战——为上海磁悬浮列车项目开发轨道梁加工专用数控机床。面对主轴箱回转、立柱回转及长距离移动等国际首创结构精度控制难题,严昊明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全力以赴。他回忆道:“那时候就想,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哪怕项目执行期内失败了,也要继续下去。”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精准解决了技术难点,仅用时6个月便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梁专用生产线,为磁悬浮轨道交通这一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装备保障。
 
  2003年,严昊明参与研发的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龙门机床亮相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标志着龙门技术实现了从引进到自主的跨越。这次“龙门初跃”不仅严昊明带来了技术自信,也更坚定了他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从“五轴攻坚”到“高铁突围”的技术突破
 
  2009年,严昊明作为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项目,为重点领域研制能够加工特殊零件的五轴机床产品,解决零件尺寸大、易变性等加工难题。针对这些工艺特点,严昊明带领团队反复尝试探索,但始终找不到最优解决方案。他回忆道,在感到绝望的时候想到前辈劳模邓永文的那句话,“可以再试试”。在攻关过程中,严昊明也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方式:“在没有决定技术路线之前,大家说什么我都欢迎,骂几声都无妨。一旦定了,请大家不要动摇决心。只有横下心来干,真相才会渐明”。这种科学的态度和坚定的执行力成为他攻克更大技术难关的法宝,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项目产品。
 
  2019年,又一项重任落在严昊明肩上——高铁车厢大型结构件的生产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国产高铁在制造环节面临“卡脖子”困境,严昊明迎难而上扛下重任,研制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的龙门移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当时,该类产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毫无经验可借鉴,而最大的挑战则在于如何确保在加工最薄处仅1.5毫米的铝合金零件时控制形变。严昊明创新提出“变形补偿加工”技术,并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哪里有技术难题,他就出现在哪里,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救火队长”。2020年,该产品通过辽宁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鉴定,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高铁机车典型零件专用机床的空白。
 
  从“硬轨破阵”到“母机蝶变”的精度攀登
 
  2022年,严昊明迎来技术攻关中的最大挑战——担任国家科技部项目的技术副总师,研制“工作母机”。“工作母机”是制造机床的机床,其精度要求比普通机床高1-2个数量级。国内这类设备完全依赖进口,项目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设备导轨的技术路线上,严昊明力排众议,坚定不移地选择创新方案——自主研制11米超长淬硬滚动导轨。同事们普遍认为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严昊明坚持“要做就做最好的”!经过8个月艰苦攻关,在使用了400余吨铸件、经历了近10次失败后,团队最终在2023年3月攻克了高硬度大层深铸铁淬火技术,应用后的龙门机床只需一人就能轻松推动12吨的工作台。这项突破也使我国的龙门机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6月,搭载自主研制导轨的高精度龙门多主轴头五面加工中心正式交付,产品直线轴位置精度达到微米级,主轴实现6000rpm高转速稳定运转,回转轴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多项指标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薪火相传”到“匠心燎原”的技艺传承
 
  “技术与技能一样需要传承,而且历久弥新。很多绝活儿是书本上学不来的。我们要做高档机床,得把绝活和手艺传承下去”。在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上,严昊明更是不遗余力地倾注心血。
 
  2015年,严昊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打造技术“孵化器”与人才培养基地。他独创了“赶字法”“偷懒法”和“呛呛法”——将年轻工程师“赶”到车间实践,把一万小时定律延伸为一万次实验、一万次改进、一万次运转;遇到技术问题时严昊明总是先“偷懒”、知而不答,让团队成员自己动手实践、相互交流,时机成熟了再发表见解;出现分歧时,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呛呛”,不搞一团和气,最优解很快也就出来了,即一人发现问题,多人协同解决。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个个都是实战能手、解决问题的专家,工作室累计培养骨干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解决技术难题百余项。2020年,严昊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三十余载科研路,凭借着对国家的一腔热血和对技术的钻研执着,严昊明从青涩的技术员成长为“大国重器”的铸造者,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破解最难的问题。正如他所言,“技术人的情怀,是把国家需求刻进骨子里”。时光的经纬见证了精神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邓永文等老一辈楷模铸就的辉煌必将由我们续写新的篇章”。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服务咨询:0571-87209768

展会合作:0571-87381969

新闻编辑:0571-87381969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公众号
  • 小程序
Copyright jc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机床商务网-机床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