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导轨的历史发展

直线导轨(linear slider)可分为:滚轮直线导轨,圆柱直线导轨,滚珠直线导轨,三种,是用来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依按摩擦性质而定,直线运动导轨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摩擦导轨、弹性摩擦导轨、流体摩擦导轨等种类。那么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直线导轨的历史发展:
中国大陆滚动直线导轨(也称为“直线导轨”、“线轨”)行业起步于80年代早期,自日本THK进入中国大陆,打开了机床行业人士的视野。通晓中国大陆的日本人,与机床行业的归口单位---北京机床研究所密切合作,成立了代理公司,在全国推广直线导轨的应用。八十年代初期,国内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机床专家普遍的观念是,直线导轨刚性差,认为只有滑动导轨才能保证机床的刚性。因此,八十年代中期前,直线导轨应用很少。不过,日本人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80年代,THK可能在国内大专院校、研究所、大型机床制造企业等等单位,已经发放了不下几千本的产品样本,并在研究单位、一些大型企业撒下了直线导轨应用的种子,到八十年代后期,已经有沈阳、北京等地的机床厂开始小批量使用直线导轨。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直线导轨人物-----孙健利教授从日本学成归来。出国前,孙健利教授已经是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的运动学专家,任机械系副主任。1984年,孙健利教授以研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直线导轨的基础研究,也许,早期的日本人认为中国技术水平落后太多,对中国技术人员开放程度相对现在较高,因此,两年后,孙健利教授可以进入日本NSK研发制造中心,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产品开发实战研究、试验,对当时直线导轨设计、开发的前沿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试验方法、生产工艺方法,孙健利教授有深入的研究,水平得到日本同行的认可。孙健利教授临回国前,曾经得到日本NSK方面的挽留,希望孙健利教授为日本NSK服务。
中国大陆的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有汉江机床厂和南京工艺装备厂已经看到了直线导轨的前途,开始仿制直线导轨。由于直线导轨的基本没有到期,国内仿制时为了规避日本的影响,还闹出了一些设计笑话,比如,将安装孔的距离改到与人家的不一样,结果导致安装不可互换,对国产导轨后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简单的仿制是通过测量来实现的,直线导轨作为微米级制造产品,滚道的细节通过测量是难以准确把握的,没有基础理论支撑,仿制的结果当然是外形相似,性能精度均相差甚远。从一九八九年到2002年,中国大陆直线导轨行业开始了小规模的狂欢,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直线导轨的价值开始得到体现,直线导轨在高档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已经得到良好的应用,直线导轨国产化的口号已经有人喊出。所以,1992年,国内已经在机床行业批量应用了一部分直线导轨。
上一篇:选购走心机需要做出合理的判断
下一篇:激光切割机如何控制聚焦点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