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厂家探讨机床主轴支承结构
主轴的结构与其需实现的功能关,加工及装配的工艺性也是影响其形状的因素。主轴端部的结构已标准化,主轴头部的形状手册中已有规定。
机床主轴的定位形式一般有两支承或三支承。数控车床厂家下面以两支承的数控铣床主轴为例进行介绍:
大部分机床主轴前端支承是由3182100系列轴承和一个能承受双向力的角接触轴承构成。国外有很多数控机床主轴也采用这种结构。
该结构对技术力量较强的厂家来说,凭经验进行合理的选配和调整,不会对精度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这种结构在设计上存在不妥之处,当前面的3182100系列轴承需要预紧时,要靠拧紧螺母来实现。在装配前选配调整垫1时,因为主轴本身的加工等原因,很难使调整垫正好符合3182100系列轴承的预紧力要求,因为当各件都装上后,拧紧螺母使3182100系列轴承开始预紧,但当轴承的外端与调整垫端面接触时,因轴承位置已经靠死,螺母拧不动。若轴承2未达到应有的预紧力时,将会影响主轴的刚性和回转精度。
在轴承精度已选好,且工件加工情况也良好时,从理论上分析前后轴承的调整对主轴精度的影响。前后轴承径向跳动位于同一平面,并在主轴轴线的同侧。δ表示主轴前端检验处的径向跳动,δ1表示前轴承的径向跳动,δ2表示后轴承的径向跳动,且δ<><>
另一种情况,前后支承的跳动位于同一平面,但在主轴轴线的两侧。主轴前端检验处的径向跳动为δ′,且δ′>δ1。
比较两种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δ<>
轴承的间隙是影响主轴回转精度及刚度的重要因素。然而轴承在预紧过程中,若间隙过小,容易引起主轴轴承过热;若间隙过大,又会影响回转精度,所以对轴承进行预紧时,很难将间隙一次性调好。如调不好,还要重新拆下轴承等相关的一些零件,再拿出调整垫进行配磨。磨去多少合理,理论上无法算出,只能凭经验。这样既烦琐,又难以保证效果。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