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钻”的几何形状
早在1953年,北京永定机械厂青年钳工倪志福,用标准麻花钻在装甲钢钢板上钻孔,遇到了困难。麻花钻他凭经验,对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进行了修磨,即在两条直线主切削刃上各磨出了一个圆弧刃,形成了三个钻尖,中心钻尖比原钻尖降低。修磨过的钻头好用,很快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在1953年以后的十余年中,倪志福和研究小组在实践中逐步总结改进,对“群钻”进行过多次修改,几何参数逐步演变型是经过多次演进而后定型的“群钻”基本钻型。锥柄麻花钻这些几何参数决定着钻头各部分的强度、锋利程度和分屑、断屑性能,从而影响了钻头工作时的磨损与耐用度。可以用四句话来总结和概括67基本型“群钻”几何形状的特征:三尖七刃锐当先,月牙弧槽分两边,一侧外刃再开槽,横刃磨低窄又尖。
普通麻花钻受其固有结构的限制,其几何形状存在着某些缺陷。通过对其切削部分的修磨,可以得到一定改善。“群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磨形式。如果采用比普通高速钢性能更好的新型刀具材料,或变革麻花钻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将钻头切削部分修磨成“群钻”钻型,则钻孔效果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新刀具材料的研制技术和刀具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故使变革麻花钻的材料和结构成为可能。此外,随着被钻孔材料和钻孔条件日益多样化,“群钻”的钻型也有了很多发展,形成了一个系列。由于“群钻”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对其刃磨技术的进展也作相应报道。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