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山核电厂址是湖南省1977年启动核电厂址选择以来,从省内各流域可能厂址中经多轮层层筛选而确定的*厂址,以“选址早、地质好、水源近、人口少、投资省、区位优”等诸多优点著称。这个曾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并由*和*六位院士联名建议尽早开工建设的项目,如今依然处在厂址保护阶段。
记者近日来到小墨山核电项目所在地华容县东山镇,沿着长江南岸1.7公里处的华容县小墨山北坡,走在山脚下新修的土路上,散落的圆柱体花岗岩钻芯沿途可见,“发展核电事业惠及地方百姓”的标语牌立在杂草丛中,油漆已经泛白。说是厂址,却全然不见核电站的雏形。
“上世纪80年代,小墨山核电就限制对厂址周围建设。2007年,华容县政府实施了厂址冻结性保护,厂址与当地土地利用和区域发展规划相容性好。”华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长发介绍。
杨长发的另一个身份,是华容小墨山核电站建设协调指挥部的副指挥长。过去10年,他参与了1983年华容县核电厂址保护小组成立、因厂址保护进行的乡镇合并和进场道路建设征地,以及中电投湖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核电公司”)与华容县人民政府签订《小墨山核电厂区范围内居民自愿搬迁安置合同》。
小墨山南坡山脚下,村民安置小区正在施工中。杨长发告诉记者,所有在核电站厂址设置的非居住区内的村民都要搬迁,160多户搬迁户明年6月底将全部搬进安置小区,“大家都是自愿搬迁。”
厂址保护,是湖南核电公司成立以来所有现场工作的核心。但作为一个元老级的优选厂址,为何不在*批内陆项目之列?这要从2008年的“漏选”说起。
2006年2月22日,小墨山厂址代表湖南省参加国家*组织的内陆三省(湖南、湖北和江西)核电项目专家优选时脱颖而出。但时隔两年,情况生变。
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缺煤缺电问题凸显,国家*随即在2月1日的“内陆地区核电发展工作会议”上,决定启动内陆核电建设,并同意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核电开展前期工作,这就是后来的“两湖一江”项目。小墨山落选的原因就在于,*当时规定三家具备开发资质的集团公司只能选一个省开发一个厂址,小墨山厂址当时已经归中电投所有。zui终,中核集团选定湖南桃花江,中广核落在湖北咸宁,中电投选择江西彭泽。原本是“湖南核电*厂址”的小墨山,因桃花江先占了湖南的*名额而意外“漏选”,没能进入内陆核电“*梯队”。
此后的几年,“两湖一江”项目工作快马加鞭,前期工作总投资早已超过100亿元。
相比之下,小墨山核电逐渐远离了公众视野。尤其在国家暂停内陆核电建设后,“建与不建、安不安全”等猜疑和担忧直指项目本身,压力和困难接踵而至。“厂址保护多年,尤其是2005年实施冻结性厂址保护以来,厂区范围内村民居住状况和出行条件不断恶化,现在有近30%的民房成了危房,村民迫切需要建新房。”湖南核电公司总袁毅说,“建设高质量的安置房以满足村民诉求,也算对他们有所交代。”
其实,2012年10月,小墨山核电列入国家核电中*发展规划,属“厂址保护类”。同年11月,项目大件码头获湖南省*批复核准。今年6月,国家*批复大件码头长江岸线使用许可。
截至今年11月,小墨山核电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3亿元,完成进厂道路及厂址保护工程建设,开展了两评报告编制、可研阶段设计、相关专题研究及“四通一平”工程设计等工作。“湖南缺煤、少油、无气又缺电,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小墨山核电项目加快推进,对缓解湖南能源短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岳阳市*副主任余国祥表示。
湖南核电公司目前正按照2015年上半年完成自愿搬迁安置工作,2016年开始四通一平,2011年*机组投产的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小墨山将为美丽湖南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