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工中心
1、按说明书的要求给加工中心的各个润滑点加油,给液压油箱灌入合乎要求的液压油,接通气源。
2、给加工中心通电,各部件分别供电或各部件一次通电试验后,再全面供电。观察各部件有无报警、手动各部件观察是否正常,各安全装置是否起作用。使机床的各个环节都能操作和运动起来。
3、灌浆。加工中心初步运转后,粗调机床的几何精度,调整经过拆装的主要运动部件和主机的相对位置。将机械手、交换工作台、位置找正等。这些工作做好后,即可用快干水泥灌死主机和各附件的地脚螺栓,将各地脚螺栓预留孔灌平。
4、调试。准备好各种检测工具,如精密水平仪、标准方尺、平行方管等。
5、精调机床的水平,使加工中心的几何精度达到允许误差的范围内,采用多点垫支撑,在自由状态下将床身调成水平,保证床身调整后的稳定性。
6、用手动操纵方式调整机械手相对于主轴的位置,使用调整心棒。安装重量刀柄时,要进行多次刀库到主轴位置的自动交换,做到准确无误,不撞击。
7、将加工中心的工作台运动到交换位置,调整托盘站与交换工作台的相对位置,达到工作台自动交换动作平稳,并安装工作台负载,进行多次交换。
8、检查数控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PLC装置的设定参数是否符合随机资料中的规定数据,然后试验各主要操作功能、安全措施、常用指令的执行情况等。
无论是在出厂前还是在安装现场都需要精心进行调试试车,因为机床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加工中心是否已经安装稳固,各传动、操纵、控制等系统是否正常和灵敏可靠
标准配备
1 | KND2100系统 | 10 | 8000rpm主轴 |
2 | NTN丝杆支撑轴承 | 11 | 集中自动进给润滑系统 |
3 | 机床照明工作灯 | 12 | 主轴锥孔:BT40 7/24 |
4 | 主轴锥孔清洁空气 | 13 | 三色警示灯 |
5 | 切屑液系统 | 14 | 分离式手轮 |
6 | 8.4”显示器 | 15 | 全防护(不含顶面) |
7 | 气 | 16 | 电器柜冷热交换器 |
8 | 地基垫铁及调整螺栓 | 17 |
|
9 | 随机技术文件 | 18 |
立式加工中心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 VMC650 | 单位 | ||||
工作台 | 工作台尺寸 | 800×400 | mm | |||
允许荷重 | 400 | kg | ||||
T形槽尺寸 | 18×5 | mm×个 | ||||
加工 范围 | 工作台行程- X轴 | 650 | mm | |||
滑座行程- Y轴 | 400 | mm | ||||
主轴行程 - Z轴 | 500 | mm | ||||
主轴端面至 工作台面距离 | 大 | 520 | mm | |||
最小 | 120 | mm | ||||
主轴中心到导轨基面距离 | 480 | mm | ||||
主 轴 | 锥孔 (7:24) | BT 40 |
| |||
转数范围 | 50~8000 | r/min | ||||
额定/输出扭矩 | 47/40 | N.m | ||||
主轴电机功率 | 5.5/7.5 | kw | ||||
主轴传动方式 | 同步齿型带 |
| ||||
刀 具 | 刀柄型号 | MAS403 BT40 |
| |||
拉钉型号 | MAS403 BT40-Ⅰ |
| ||||
进给 | 快速移动 | X轴 | 18 | m/min | ||
Y轴 | 18 | |||||
Z轴 | 12 | |||||
进给速度 | 1-10000 | mm/min | ||||
刀库(选配) | 刀库形式 | 机械手 |
| |||
选刀方式 | 双向就近选刀 |
| ||||
刀库容量 | 24 | 把 | ||||
刀具长度 | 250 | mm | ||||
刀具重量 | 7 | kg | ||||
刀盘 直径 | 满刀 | φ80 | mm | |||
相邻空刀 | φ125 | mm | ||||
换刀时间 | 2.5 | s | ||||
定位精度 |
| JISB6330 | GB/T18400.4-2010
| mm | ||
X轴 | ±0.005/300 | 0.020 |
| |||
Y轴 | ±0.005/300 | 0.015 |
| |||
Z轴 | ±0.005/300 | 0.015 | mm | |||
重复定 位精度 | X轴 | ±0.003 | 0.012 | mm | ||
Y轴 | ±0.003 | 0.010 |
| |||
Z轴 | ±0.003 | 0.010 | mm | |||
机床重量 | 3800 | kg | ||||
电气总容量 | 13 | KVA | ||||
机床轮廓尺寸 | 2300×2100×2700 |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