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处理催化燃烧处理法工艺流程,在有机废气处理工程中针对排放废气的不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催化燃烧工艺,但不论采用什么工艺方式,它的流程组成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如:
1.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气体首要经过预处理,除去粉尘、液滴及有害组分,避免催化床层的堵塞和催化剂的中毒。
2. 进行催化床层的气体温度必须要达到所用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催化反应才能进行。因此对于低 于起燃温度的进气,必须进行预热使其达到起燃温度。特别是开车时,对冷时气必须进行预热,因此催化燃烧法shi于连续排气的净化,经开车时对进气预热后,即 可利用燃烧尾气的热量预热进口气体。若废气为间歇排放,每次开车均需对进口冷气癸进行预热,预热器的频繁启动,使能耗大大增加。气体的预热方式可以采用电 热xian也可以采用烟道气加热,目前应用较多的为电加热。
3. 催化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因此燃烧尾气温度很高,对这部分热量必须回收。一般首先通过换热器将高温尾气与进口低温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减少预热能耗, 剩余热量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回收,在生产装置排出的有机废气温度较高的场合,如漆包线、绝缘材料等烘干温度可达300度以上,可以不高置预热器和换热器。 但燃烧尾气的热量仍应回收。
有机废气处理中催化燃烧工艺流程有分建式与组合式两种。
在分建式流程中,预热器、换热器、反应器均作为独立设备分别设立,其间用相应的管路连接,一般应用于处理气量较大的场合。
组合式流程将预热、换热及反应等部分组合安装在同一设备中,即所谓催化燃烧炉,流程紧凑、占地小,一般用于处理气量较小的场合。
4. 进行催化燃烧的设备为催化燃烧炉,主要应包括预热与燃烧部分。在预热部分,除设置加热装置外,还应保持一定长度的预热区,以使气体温度分布均匀并在使用燃料燃烧加热进口废气时,保证火焰不与催化剂接触。为防止热量损失,对预热段应予以良好保温。在催化反应部分,为方便催化剂的装卸,常设计成筐状或抽屉状的 组装件。
使用范围:
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余热回收率需求高,且无其它过程可利用作为热交换回收程序;适用于同一生产线上,因产品不同,废气成分经常发生变化或废气浓度波动较大的场合。应用行业包括石油、化工、橡胶、油漆、涂装、家俱、印制铁罐、印刷等行业中产生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可处理的有机物质种类包括苯类、酮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醚类和烃类等等。此外还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除臭。处理浓度在500-700/m3之间的有机废气和臭气。 催化氧化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其实质是活性氧参与的深度氧化作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氧化,并氧化分解为CO2和H20,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从而达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的方法。其反应过程为:在将废气进行化氧化的过程中,废气经管道由风机送入热交换器,将废气加热到催化氧化所需要的起燃温度,再通过催化剂床层使之氧化,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催化氧化的起燃温度约为250-300℃,大大低于直接氧化法的氧化温度650-800℃,因此低能耗远比直接氧化法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