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应力磷铜 C5191铜板 镜面铜板
去应力退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火,而是回火的一种~目的在于消除加工、焊接等产生的工件内部应力,去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工件回火温度以下,不发生组织转变的。
日本牌号C5191 C5210 C5240
美国牌号 C51900 C52100
国内牌号 QSn6.5-0.1 QSn8-0.3
尺寸(mm):厚度0.05-0.5mm
宽度1.5-400mm
长度≥1000mm
供应状态:O、1/4H、H/2、H、EH、SH等
主要元素含量
牌号 | 锡含量 | 磷含量 | 铜含量 |
C5191 | 6.0-7.0 | 0.1-0.25 | 余量 |
C5210 | 7.0-9.0 | 0.03-0.35 | 余量 |
机械性能
牌号 | 状态 | 拉 伸 试 验 | 硬 度 试 验 | 弯 曲 试 验 | |||||
厚度 | 拉伸强度 σb(MPa) | 伸长率 δ10(%) | 厚度 mm | 维氏硬度 HV | 厚度 mm | 弯曲角度 | 弯曲半径 | ||
C5191 | O | 0.15- 1.2 | ≥315 | ≥42 | — | — | ≤1.6 | 180°或w | 厚度×0.5 |
1/4H | 390-510 | ≥35 | ≥0.15 | 100-160 | ≤1.6 | 180°或w | 厚度×1 | ||
1/2H | 490-610 | ≥20 | ≥0.15 | 150-205 | ≤1.6 | 180°或w | 厚度×1.5 | ||
H | 590-685 | ≥8 | ≥0.15 | 180-230 | ≤1.6 | 180°或w | 厚度×2 | ||
EH | ≥635 | ≥5 | ≥0.15 | ≥200 | — | — | — | ||
C5210 | 1/2H | 0.15- 1.2 | 470-610 | ≥27 | ≥0.15 | 140-205 | ≤1.6 | 180°或w | 厚度×1 |
H | 590-705 | ≥20 | ≥0.15 | 185-235 | ≤1.6 | 180°或w | 厚度×1.5 | ||
EH | 685-785 | ≥11 | ≥0.15 | 210-260 | ≤1.6 | 180°或w | 厚度×3 | ||
SH | 735-835 | ≥9 | ≥0.15 | 230-270 | — | — | — |
相当于温度曲线图中的恢复阶段。在实际生产中,去应力退火工艺的应用比上述定义广泛得多。热锻轧、铸造、各种冷变形加工、切削或切割、焊接、热处理,甚至机器零部件装配后,在不改变组织状态,保留冷作、热作或表面硬化的条件下,对钢材或机器零部件进行较低温度的加热,以去除内应力,减小变形开裂倾向的工艺,都可称为去应力退火。在实际生产中,去应力退火工艺的应用要比上述定义广泛得多。热锻轧、铸造、各种冷变形加工、切削或切割、焊接、热处理,甚至机器零部件装配后,在不改变组
去应力磷铜 C5191铜板 镜面铜板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1以上,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与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冷形变后的金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加热,以去除内应力,但仍保留冷作硬化效果的热处理,称为去应力退火,也称低温退火。在去应力退火中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