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水泥岔枕,铁路50-12岔枕
混凝土岔枕,专线3281岔枕,铁路水泥岔枕,铁路50-12岔枕,专线3263岔枕
岔枕发展情况
主要的道岔基础有木岔枕及混凝土岔枕两种形式。木岔枕断面和普通木枕基本相同,长度分为12级,其中短的为2.60m,长的为4.80m,级差为0.20m,采用螺纹道钉与垫板联结。混凝土岔枕比木岔枕重,使用寿命长,不易挠曲,可以减少锰钢辙叉的裂损,还能增加轨道的刚度,稳定性好。这些优点能大大降低混凝土岔枕道岔的养护维修费用。此外,由于木材供应日趋紧张,应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岔枕。
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混凝土岔枕。初研究的对象是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经过试铺、改进,于1915年在全路推广使用。1985年开始研制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
目前,己完成的混凝土岔枕标准设计有:专线3197 [50kg/m钢轨、43kg/m钢轨9号道岔用混凝土岔枕(工矿企业用)];专线3263 (50 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专线3279 (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专线3281 (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专线3283 (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专线3304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用混凝土岔枕)。
1995年以来,随着铁路客运列车速度不断提高的要求,研制和铺设了多种号码道岔的混凝土提速岔枕,包括整体式和铰接式,几年的应用实践表明,所研制的混凝土岔枕尽管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起到了确保安全、强化轨道结构、减少养护和维修工作量的作用。
在2002年对扣件系统塑料套管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改进,克服了扣件系统在安装方面的困难,*地减少了套管在使用中出现损坏的现象。同时岔枕生产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把关,使岔枕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施工要求
为使道岔的轨下基础具有均匀的刚性,岔枕的间距应尽可能保持*。转辙器和辙叉范围内的岔枕间距,通常采用(1~0.9)倍区间线路的枕木间距。设置转辙杆的一孔,其间距应适当增大。道岔钢轨接头处的岔枕间距应与区间线路同类型钢轨接头处轨枕间距保持*,并使轨缝位于间距的中心。
铺设在单开道岔转辙器及连接部分的岔枕,均应与道岔的直股方向垂直。辙叉部分的岔枕,应与辙叉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从辙叉趾前第二根岔枕开始,逐渐由垂直角平分线方向转到垂直于直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