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在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
1.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简便虫属、表壳虫属和鳞壳虫属等;
2.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虫又可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常见的植物性鞭毛虫有滴虫属、屋滴虫属和眼虫属等,常见的动物性鞭毛虫有波豆虫属、尾波虫属等;
原生动物与细菌的相互关系对水处理的作用
1.原生动物具有促进细菌活力,提高出水水质的功能,其作用仅次于细菌。原生动物群落的组成及数量由环境因子及运行条件决定。
2.原生动物分泌生长因子和降解胞外聚合物,促进细菌的生长。细菌生长需要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生长因子,添加氨基酸可促进动胶杆菌的生长,而鞭毛虫和纤毛虫能够合成刺激细菌生长的物质,污水中的细菌能降解其他细菌的胞外聚合物,而动胶杆菌的胞外聚合物很难被其它微生物降解,但可以被原生动物降解。
3)原生动物的捕食改变细菌形态与生长方式;
4)原生动物的捕食促进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扩散;
5)原生动物的捕食促进絮状分离。草履虫等纤毛虫和一些鞭毛虫向胞外分泌可溶性的糖类,能促进颗粒形成絮凝。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变化
1.活性污泥生物相的季节变化:
春:钟虫属和楯纤虫属;
夏:累枝虫属和楯纤虫属;
秋:楯纤虫属和钟虫属;
冬:钟虫属和盖虫属;
2.不同系统中的生物相变化污泥中的生物相
1)曝气池活性污泥中优势种属是纤毛类;
2)二沉池都是以藻类为中心的污泥;
3)沉淀池中优势种属为颤藻类和毛枝藻;
根据一些原生动物对环境的生存要求,例如:鞭毛虫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变形虫、表壳虫、磷壳虫多喜欢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水体中;游泳型纤毛虫多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中生活,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漫游虫喜欢在较清洁水中生活等。通过原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来指示活性污泥的性质。
1.污泥恶化时。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这时的解决办法是:减少BOD负荷、增加溶解氧、检查水质等。
2.污泥分散、解体时。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出水浑浊并呈现白色。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3.污泥膨胀时。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5.活性污泥良好时。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