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电主轴 我有新说法
2851 0

电主轴,外文名hvct,是近几年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主轴是一套组件,它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ElectricSpindle,Motor Spindle),特性为高转速、高精度、低噪音、内圈带锁口的结构更适合喷雾润滑。

1概述


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它与直线电机技术、高速刀具技术一起,把高速加工推向一个新时代。电主轴是一套组件,它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电动机的转子直接作为机床的主轴,主轴单元的壳体就是电动机机座,并且配合其他零部件,实现电动机与机床主轴的一体化。


随着电气传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电动机矢量控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高速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已得到极大的简化,基本上取消了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从而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ElectricSpindle,Motor Spindle)。由于当前电主轴主要采用的是交流高频电动机,故也称为“高频主轴”(High FrequencySpindle)。由于没有中间传动环节,有时又称它为“直接传动主轴”(Direct Drive Spindle)。

2电主轴结构


电主轴由无外壳电机、主轴、轴承、主轴单元壳体、驱动模块和冷却装置等组成。电机的转子采用压配方法与主轴做成一体,主轴则由前后轴承支承。电机的定子通过冷却套安装于主轴单元的壳体中。主轴的变速由主轴驱动模块控制,而主轴单元内的温升由冷却装置限制。在主轴的后端装有测速、测角位移传感器,前端的内锥孔和端面用于安装刀具。

3电主轴的冷却


由于电主轴将电机集成于主轴单元中,且转速很高,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引起电主轴温升,使电主轴的热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变差,从而影响电主轴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电主轴的温度,使其恒定在一定值内。机床目前一般采取强制循环油冷却的方式对电主轴的定子及主轴轴承进行冷却,即将经过油冷却装置的冷却油强制性地在主轴定子外和主轴轴承外循环,带走主轴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机床另外,为了减少主轴轴承的发热,还必须对主轴轴承进行合理的润滑。

4电主轴的驱动


电主轴的电动机均采用交流异步感应电动机,由于是用在高速加工机床上,启动时要从静止迅速升速至每分钟数万转乃至数十万转,启动转矩大,因而启动电流要超出普通电机额定电流5~7倍。其驱动方式有变频器驱动和矢量控制驱动器驱动两种。变频器的驱动控制特性为恒转矩驱动,输出功率与转矩成正比。机床新的变频器采用*的晶体管技术,可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机床矢量控制驱动器的驱动控制为在低速端为恒转矩驱动,在中、高速端为恒功率驱动

5优点


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噪声低、响应快等优点,而且转速高、功率大,简化机床设计,易于实现主轴定位,是高速主轴单元中的一种理想结构。 电主轴轴承采用高速轴承技术,耐磨耐热,寿命是传统轴承的几倍。

6特性


高转速、高精度、低噪音、内圈带锁口的结构更适合喷雾润滑。
主要用途
数控机床 ●机电设备
微型电机 ●压力转子

7高科技

高速轴承技术


电主轴通常采用动静承、复合陶瓷轴承或电磁悬浮轴承。


动静承具有很高的刚度和阻尼,能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降低加工成本,这种轴承寿命多半无限长。


复合陶瓷轴承目前在电主轴单元中应用较多,这种轴承滚动体使用热压Si3N4陶瓷球,轴承套圈仍为钢圈,标准化程度高,对机床结构改动小,易于维护。


电磁悬浮轴承高速性能好,精度高,容易实现诊断和在线监控,但是由于电磁测控系统复杂,这种轴承价格十分昂贵,而且长期居高不下,至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高速电机技术


电主轴是电动机与主轴融合在一起的产物,电动机的转子即为主轴的旋转部分,理论上可以把电主轴看作一台高速电动机。关键技术是高速度下的动平衡。


结构说明及油气润滑

电主轴是一个高精度的执行元件,而影响电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主轴误差 主要包括主轴支承轴颈的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使主轴轴心线发生偏斜)和主轴轴颈轴向承载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影响主轴轴向窜动量)
② 轴承误差
轴承误差包括滑动轴承内孔或滚动轴承滚道的圆度误差,滑动轴承内孔或滚动轴承滚道的波度,滚动轴承滚子的形状与尺寸误差,轴承定位端面与轴心线垂直度误差,轴承端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轴承间隙以及切削中的受力变形等。
③ 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及热变形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电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原因就是轴承磨损,轴及接触面磨损。为了保证我们的电主轴能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我们就要尽可能的降低轴承相关部位的磨损率,而降低磨损的主要方式就是润滑,对轴承进行润滑处理,保证良好的润滑及冷却效果。因此选择合理正确的润滑方式是保证电主轴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经过多年研究和一些客户的反应,油气润滑装置使用在电主轴上面被普遍认可,俗称“电主轴油气润滑装置”。电主轴油气润滑装置通俗的解释就是,油跟随气体的流动而往前运动。气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带动附着在管壁上面的少量油滴进入到两边的传动轴承,喷洒到摩擦面上的是带有油滴的油气混合体。这种润滑装置不仅经济、环保、快速、,更重要的是油滴适中,不会造成因油量过多轴承无法散热,也不会造成因油量过多,轴承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背压,避免了电主轴负载增加,更不会产生窜动现象。

8控制


在数控机床中,电主轴通常采用变频调速方法。目前主要有普通变频驱动和控制、矢量控制驱动器的驱动和控制以及直接转矩控制三种控制方式。


普通变频为标量驱动和控制,其驱动控制特性为恒转矩驱动,输出功率和转速成正比。普通变频控制的动态性能不够理想,在低速时控制性能不佳,输出功率不够稳定,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一般用于磨床和普通的高速铣床等。


矢量控制技术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以转子磁场定向,用矢量变换的方法来实现驱动和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矢量控制驱动器在刚启动时具有很大的转矩值,加之电主轴本身结构简单,惯性很小,故启动加速度大,可以实现启动后瞬时达到允许极限速度。这种驱动器又有开环和闭环两种,后者可以实现位置和速度的反馈,不仅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还可以实现C轴功能;而前者动态性能稍差,也不具备C轴功能,但价格较为便宜。


直接转矩控制是继矢量控制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交流调速技术,其控制思想新颖,系统结构简洁明了,更适合于高速电主轴的驱动,更能满足高速电主轴高转速、宽调速范围、高速瞬间准停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要求,已成为交流传动领域的一个热点技术。

9保养


(1)操作员在每天工作完后要使用吸尘器清理电主轴的转子端和电机接线端子上的废屑,防止废屑在转子端和接线端子上堆积,以此避免废屑进入轴承,加速高速轴承的磨损;避免废屑进入接线端子,造成电机短路烧毁。
(2)每次对电主轴更换刀具时,操作员必须要将压帽卡头拧下,不能使用直接插拔刀具的方法换刀!
操作员要养成一个习惯,在卸刀后要将卡头和压帽清理干净。
(3)每天开机后操作员必须检查电主轴的冷却水流地工作状态,要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工作,要检查冷却水是否被水垢、微生物污染,要检查管路状态是否正常,必须要保证冷却水正常循环!严禁在电主轴内无冷却水通过的情况下开启电主轴!只有在正常冷却的前提下电主轴才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水管有死弯造成水流不畅或有污垢堵塞管道,就会造成电主轴无法正常工作,并会影响加工效果。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编辑区域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
  • 智能电主轴机床

    智能电主轴机床实现某些高档数控机床的特殊要求,有些高档数控机床,如并联运动机床、五面体加工中心、小孔和超小孔加工机床等,必须采用电主轴,方能满足完善的功能要求。
  • 铣削电主轴BCES-BT50A-402

    铣削电主轴BCES-BT50A-4022-750/6000-R:高精度、高转速、高动态响应性。
  • NL系列电主轴数控卧式车床

    NL系列电主轴数控卧式车床型号有:NL161V/LV、NL201V/LV。随着工业的升级、发展,此类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汽车、精密模具、3C电子、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行业领域的产品制造。
  • 双主轴水表壳专用车床

    双主轴水表壳专用车床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外型美观,结构合理,用途广泛,操作方便,本机床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自动加工多种零件的内外圈、端面、切槽、任意锥面、球面、及各种公英制圆柱。圆锥螺纺等。可发出和接收多种信号,控制自动加工过程。主轴采用高精度滚动轴承支承,回转精度高。
  • 永磁同步电主轴

    GPD290(A2-8)永磁同步电主轴温升发热低,温度分布合理,适合车铣、车雕复合与双主轴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