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
研磨抛光夹具,轴承
-
资料类型:
-
上传时间:
2011-12-02
-
上传人:
-
下载次数:
905
-
需要积分:
0
-
暂无上传相关文件
-
资料简介
-
在光学零件加工和金相显微试样制作工艺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粗磨、细磨和抛光等工序来完成。而大多数情况是采用手持样件的方法在研磨机或抛光机上进行加工,由此存在很多弊端和隐患,该装置的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题目。

1.弹性档圈2.球面轴承3.握持轮4.夹具体5.锥体棱镜
6.锁紧螺钉7.底板8.加工面9.弹性垫10.顶紧螺钉
附图粗、精磨锥体棱镜切割面夹具
1夹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附图所示为粗、精磨锥体棱镜切割面夹具。锥体棱镜5夹持在夹具体4与底板7之间,并用螺钉6锁紧,加工时握持轮3可手持也可与固定装置相连接,零件加工面8与高速旋转的磨盘接触时产生相对运动,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夹具体4通过轴承2与握持轮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这样可使棱镜5在磨制过程中绕夹具轴线自动改变方位,而且球面轴承2可以在2°~3°范围内调节倾斜角,自动平衡压力,使得加工面+受到均匀的磨制。
2应用实例分析
锥体棱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棱镜,具有相当高的精度要求,当底边尺寸为40mm时,直角精度一般不应低于0.5",三个直角面的平面度不低于λ/16(λ为可见光的光波长度),并且要求三个直角棱和顶角无任何缺陷。因此,从高精度立方体的制造,再在立方体上截得锥体棱镜一直是光学工艺中的重要课题。在加工过程中,锥体棱镜从下料、粗磨、精磨、粗抛、精抛等工序都有其特殊的工艺要求和方法。该棱镜是由检测外角来控制角度精度的,而且抛光面与粗磨、精磨交叉进行,这给加工增加了一定难度。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一套*完备的工艺、工装及检测方法。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为立方体粗磨、精磨棱镜切割面而专门设计的自动转位夹持装置,可进步零件与磨盘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达到精磨、精修的目的。它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进步了工作效率,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该装置解决了三个直角抛光面光洁度不受任何损伤,同时消除棱镜破边、塌边现象。应用于实际生产,成品率达98%以上,进步工效,保证质量,效果明显。
3结束语
通过对该工艺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结构设计和开发应用以及实际生产过程的检验,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的弊端,具有以下特点。
克服了加工过程中零件握持困难、用力不均、加工表面不平整和报废、甚至造成零件从抛光机上飞出伤人事故的题目: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进步了生产效率:
该装置应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零件的磨制和抛光加工。具体应用时,只需针对零件结构特点,改变夹具底板结构即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