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机床商务网>新闻首页>市场分析

听听企业和工人真实的声音:为何制造工匠难培养?

2017年02月15日 11:15:51来源:中工网点击:5593

  【机床商务网 市场分析】开春以来,持续超过10年的招工难依然弥漫在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中,缺乏娴熟的技术工人,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体系之中。毋庸置疑,孕育工匠的土壤,和培养环境还是在一线企业。如何深耕培育沃土,如何搭建培育平台,如何建好培训体系,如何鼓励工人爱技术学技术,记者在大量企业走访调查,看到实际的现状,听取真实的声音。
 
  企业说:
 
  ●花钱培养工人参加技能竞赛,获奖者被挖走了,企业再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花钱培养工人考技能证书,可企业产出没提高,企业不愿做不赚钱的“买卖”
 
  ●年轻人嫌工人地位低、工厂工作辛苦,没有几个愿意跟着师傅刻苦钻研技术
 
  工人说:
 
  ●“学到技师顶天了,像我师傅这样的技能专家,月薪才4000多元”
 
  ●技师月薪比普通工人多200元,工人顶多能当车间主任,上升通道窄
 
  ●拿到了铣工技师证,谁知企业评而不聘,还有7个人排在前面等着提档加薪
 
  开春以来,持续超过10年的招工难依然弥漫在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中,缺乏娴熟的技术工人,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体系之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家到企业都意识到,打造和培育一支技术娴熟,爱岗敬业的产业工人队伍正当其时。工人来自哪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毋庸置疑,孕育工匠的土壤,和培养环境还是在一线企业。如何深耕培育沃土,如何搭建培育平台,如何建好培训体系,如何鼓励工人爱技术学技术,记者在大量企业走访调查,看到实际的现状,听取真实的声音。
 
  “难呢、难呢、难啊!”2月9日,沈阳海涛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源谈到企业培养工人现实困境连说3声难。“养成后留不住、想培养又收效慢、青工不爱学技术”,这位担纲企业管理工作多年的“老制造人”忧心忡忡。
 
  连日来,记者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鑫明泉机械厂、沈阳奥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7家机械装备、生产加工类企业采访了解到,培养工人的“艰难”处境并非个案,许多企业面临着类似窘境。而另一方面,工人们也吐槽企业薪酬偏低,不足以匹配自己的技能、上升通道窄晋升机会少。
 
  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对技术人才的渴求毋庸置疑。一项对辽宁8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50岁以上技师占被调查企业人才总数的55%,而30岁以下的技师仅占4.3%。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逐渐退休,许多企业技术人才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
 
  然而,渴求技工人才的企业为何与技术工人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各执一词的矛盾?记者来到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
 
  养成的“金凤凰”,飞走了
 
  “养成‘金凤凰’就留不住了。”曹源说。海涛公司主要加工汽车零件,有职工110人。2015年沈阳市一次职工技能竞赛上,公司的2名车工进了前20名,分别被评上技师和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度,可第二天曹源的危机感就来了。获奖职工找到他,说有同类企业邀请他加盟,但还决定不下来,如果能涨涨工资就留,否则就跳槽。算来算去,他给每人每月涨了300元,可还是走了1人,几年的培养心血付诸东流。
 
  辽宁省一位工会主席告诉记者,企业主私底下对他讲,不愿意让职工参加技能竞赛,因为往年的获奖职工都被南方的企业高薪挖走了,能拿到名次的,也有一半跳槽到较大型企业去了。
 
  “‘金凤凰’难养,麻雀也挪窝”。让大连奥远电子公司企业资源经理范美霞头疼的是,干了两三年的成熟员工频频“跳槽”。“职校毕业生都是白纸一张,来企业后要一点点培养,可是两三年技能熟练后纷纷跳槽,这可让我愁坏了。企业要盈利,我们又不是培训学校,给别人做‘嫁衣’,这也让企业只能招聘一些熟练工来工作,不愿意培养新人。”范美霞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企业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明显。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鑫明泉机械厂负责招聘工作的印道宏说:“企业近年招来的10个年轻人,已经走了8个。现在厂里有技术的都是50多岁的老工人,他们有手艺,但没有学历,加上在企业干了小半辈子,对企业有感情,忠诚度高。可聘来的高技能人才不一样,给的福利待遇低于其他企业,马上跳槽,刚学点手艺的年轻人更是流动性大,这些都让企业不愿意下功夫培养人才。”
 
  培养工人成本高,收效慢
 
  技术工人分初级工、中级工、工、技师和技师5个等级。按规定,小工需要工作1年后,才能考初级工,此后每2~5年可申报参加下一等级考试,再加上培训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工人从小工到技师,快要8年,技师资格证书要15~20年。
 
  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陈冬飞说,工人考到技师证后,不愁找不到工作,和同行业的大企业一比,福利待遇存在差距,很多人不会愿意留在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花时间培养蓝领技师的风险很大。
 
  沈阳某机械加工企业培训部经理项强向记者晒出了该公司每年培养工人的账本。目前,企业职工200余人,技师、技师共32人。项强说:“自发报名参加晋级考试的人并不多,企业为了鼓励工人学技能,每年拿出6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比如说,一名中级电工想考电工证书,参加一次考试,花费的培训和考试费大约1500元,这笔钱全由企业承担。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宁愿更换新设备、投入到厂房建设中,也不愿意出钱搞培训。因为,培养工人的收益是无形的,而且收效慢。”
 
  项强接着说,培训后工人技能等级上升,相应福利待遇的提升也会增加成本。“工人从初级工升到技师,每升一级月薪增加200元,技师月薪增加500元。加工一个零件,工厂里工作两三年的大工就能干,虽然技能水平提升了,可如果企业没有设备升级更新,实际给企业的产出并没有提高,因此大部分企业主不愿意做不赚钱的‘买卖’。”
 
  挣得少没奔头,青年人不爱学技术
 
  在采访中国的钳工方文墨和铣工王刚时,两位“大国工匠”感慨青工不愿意学技术,自己很难招徒弟。
 
  “学到技师顶天了,像我师傅这样的技能专家,快退休了月薪才4000多元。”记者在北方重工集团采访时,年轻技工闫嵩道出自己不愿学技术的原因。记者采访的27家加工类企业中,技师比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平均多200元,与技能水平挂钩补贴的标准普遍偏低,一线工人提升技能的动力不足。
 
  1月,记者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装配车间采访,25岁的钳工高宇说出了想转行的念头。“普通工人顶天能干到车间主任,根本进不到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层。我师傅是车间主任,从普通工人熬到班组长用了8年,到车间主任又用了10年,这还算好的。晋升渠道单一,又不畅通,心里感到没有一点奔头。”高宇说。
 
  企业“评而不聘”的做法,也挫伤了李斌提升技能的积极性。2016年3月,32岁的李斌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铣工技师证。他找到人事部门提出应提档加薪了,可得到的答复是,受企业技师比例、资历等因素限制,没办法满足他的要求,同他一样的职工,企业里还有7个人,都在等着加薪呢。
 
  “现在的年轻人嫌工人地位低、工作辛苦,不愿意当工人从事技能劳动,没有几个愿意踏踏实实围着车床跟师傅刻苦学技术的。”陈冬飞说。2016年9月,在全国第四届高校毕业生(秋季)跨区域巡回招聘活动“沈阳站”上,公司给出了月薪4000元的待遇,但投简历的职校生并不多。
 
  (原标题:工匠难培养?听听企业和工人真实的声音 )
(来源:中工网)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 广告位招租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图说机床

更多>>

旗下子站

玉环机床网泰州机床网滕州机床网宁波机床网沧州机床附件网工量刃具网加工中心网电加工机床网锻压机床网附件配件网车床网铣床网钻床网雕刻机网锯床网二手机床网
磨床网激光网机器人网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车床卧式车床龙门铣床摇臂钻床外圆磨床无心磨床数控折弯机冲床中走丝线切割拖链防护罩数控系统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