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我国数控机床实现了*国产化
阅读:260 发布时间:2010-12-5由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研制的两台数控机床附件近日亮相北京第11届中国机床展览会,它可以把直径两米、重达5吨的金属“大块头”加工成精度小于头发丝1/10的船用螺旋桨。这样的高精度复杂加工任务长期以来一直依靠进口数控机床附件完成。
让国内外同行震惊的是,大连科德已经掌握了从控制系统到关键部件再到整机产品的全套技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吴柏林指出,这两台机床已达到世界水平,*,标志着我国数控机床附件实现了*国产化。
据了解,这两台机床附件分别是“11轴5联动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和“14轴5联动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装备制造业,比如加工飞机发动机外壳、船用螺旋桨、发电设备中的大型叶片等。在上也只有三四家国外公司能够提供完成这些大型高精度复杂加工的机床附件,而我国长期以来*依靠进口。
这两台机床的数控系统采用光纤总线式技术,zui高可达32轴有效协同,每秒控制频率达到2000次,相当于每秒钟向机器下2000个指令,任何微小的动作都由程序设定好,确保加工精度。铣头和转台相当于厨师的刀俎,其运动定位的准确性越高则加工精度越高。这两台机床的“刀俎”精度达到万分之——性能比国外同类设备好,技术路线却迥然不同,采用的是“大连创造”的电机直接驱动技术。可以说,这两台机床附件的总线式数控系统和直驱式关键功能部件,*突破了制约我国数控机床附件发展的两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