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南通锦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当今中国机床行业面临的三大问题

公司动态

当今中国机床行业面临的三大问题

阅读:1155          发布时间:2009-9-28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机床市场需求增多,在机床技术上竞争也更激烈。在新形势下,中国机床工业必须全面提高产品品质;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各方面市场迫切需求;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切实解决好这三大问题。

    品质问题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机床在激烈竞争中,无不高度重视品质。而比较起来,中国机床在质量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zui能说明问题的数据是,目前世界机床精度在迅速提高,并向纳米级进军。日本掀起了发展纳米技术的热潮。世界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已普遍超过±5μm,有的达±3μm、±2μm、±1μm,而中国的同类产品定位精度却在±8μm以下。

  机床精度的提高全靠硬功夫,依靠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和高精度的设备。而这一点,却显然是中国机床工业所不具备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发展高精度机床时曾作过一些努力,取得了较大成绩,出现了一些当时的厂,涌现了一批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但如今这些企业都已衰退。整个机床工业在发展高精度的精密机床上,虽然不能说是后继无人,但也已严重缺乏后劲。在整体上,与美、德、日等国差距正逐步拉大。在今后发展高精尖机床产品中,这将是一件十分致命的大事。

  质量可以保证机床精度的提高,可以保证机床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一直以来,由于我国机床工业在质量上的平庸表现,而使得国产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中国机床行业长期缺乏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才使得质量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来提高产品品质,以质取胜,是摆在中国机床工业发展面前的zui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构问题

  美、德、日在充分发展各种自动化机床、机床、自动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性生产线,因此生产效率很高。而中国机床构成比十分落后,粗加工车床占40%以上,精加工磨床仅占12%。工艺、机床、刀具等均十分落后。

  近几年我国的机床产量中粗加工机床仍占40%以上。2004年全国金切机床产量38.9万台,其中数控机床51861台,占13%。即约有30万余台为普通机床。车床仍占40%以上。

  沈阳机床集团1.2万人,生产2万台机床,其中数控机床6000余台,即约1万多台仍为普通机床。沈阳机床集团是全国的大机床厂,在全国的机床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每年只有几万台的数控机床是远远不够用的。

  低端产品的大量存在使得机床工业生产装备的*性和成套性根本无从实现。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调整整个机床工业的产品结构。一是要对低、中档产品全面升级,提高品质,不能再老样生产;二是要使车、铣、钻、镗、磨床生产有*的构成比,大量减少粗加工车床,增多精加工磨床,少无切削成形机床等;三是对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的生产,要全面提高低、中档产品的品质,扩大中、机床的比重。我国加工中心的产量过低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002~2004年,我国加工中心的产量分别约为1000、1300、1800台,而同时期的日本为8412、10290、14429台。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这种具有性、攻坚性、战略性的数控机床,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

逆差问题

  任何国家,不进口机床都是不现实的,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但应力求进出口平衡。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机床市场需求兴旺。机床消费量和进口额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居世界*。机床消费量从

  2002年的56.9亿美元一举跃升为2004年的92.6亿美元,而进口额也从2002年的31.5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004年的57.8亿美元。而在同期,我国机床的出口额却分别只有3.1亿美元、3.8亿美元、5.2亿美元。2002~2004年进出口逆差额分别为28.4亿美元、37.8亿美元、52.6亿美元,逆差十分惊人,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局面,相信我国机床进出口逆差的增长还会不断加大。

  要减少进口,扩大出口。首先就要全面提高国内产品的品质,调整产品结构,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用户信誉度。其次,就是要解决好人才、科研、创新等诸多问题,从整体上提升机床工业的竞争力。再次,从政府层面上,也应建立起诸如机床工业发展指挥部等一系列组织,加强政府、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作战。另外,主机、系统、功能部件、刀具等产品也应在品种和技术上密切配合,共同发展.

本文由/(剪板机)编辑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