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滕州市海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公司动态>机床业反思“跟随式创新“ 一味模仿致技术依赖

公司动态

机床业反思“跟随式创新“ 一味模仿致技术依赖

阅读:421          发布时间:2013-4-25

 *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华晔迪 罗宇凡)“追随模式zui大的风险在于,你在别人的轨道上行走,没有自己的方向性,如果别人突然变轨,你怎么办?”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董事长龙兴元24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此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机床展览会上,机床工具业人士达成共识:持续十年、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高速发展已经结束,行业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一直以来,技术上的瓶颈是本土机床厂商与欧美*企业zui主要差距。“我们的产品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家同类、同档次产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

  记者在此间的展会上采访发现,大量本土机床产品,要么关键的核心部件产自日本、要么搭载德国数控系统……技术依赖痕迹随处可见。

  不可否认,在20余年间通过消化吸收、合作生产等方式,我国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陷入“落后——赶超——再落后——再赶超”的怪圈。

  “症结在于我们没有认真思考、真正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企业创新的源头在哪里、创新的路径是什么?”在龙兴元看来,跟踪技术已不适应现状,发展不了产业,况且,由于一些国家存在技术禁运条例,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度的技术是引进不了的。

  事实上,当前我国已研制投入应用的一些数控机床能替代进口,表面上实现赶超,但只是静态的追随,实际是模仿、逆向研发的产物,理论上却无法超越。而且,当某一种中机床研制成功,国外竞争对手马上使出降价“*”,阻挡新产品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不光机床行业,整个机械工业的不少技术和产品,都是这样被迫停顿下来的。”龙兴元说,如果一味跟踪模仿,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同*水平之间的差距,并zui终将形成技术依赖,“这是‘追随战略’的悲哀”。

  龙兴元说,研究创新路径,确立正向研发才是正道,要确立以掌握原理和实现突破性创新为目的的正向创新战略,包含产品技术的正向研发与生产过程的正向创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我国相关领域创新中存在诸多误区,危害较大的一个就是浮躁速成的创新心态,各行各业,“毕其功于一役”“成败在此一举”“倾全公司之力”等运动式创新现象相当程度存在,人们经常看到动辄“弯道超车”之类的浮躁创新表现。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说,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必须循序渐进,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企业要耐住寂寞,经受住诱惑,要静下心来,下笨功夫,花大力气,投大资源。切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谈及创新中的困难,此间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企业家坦言,“还是研发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出台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一些推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措施,但业内人士多认为,仍存在改进余地。

  一些业内人士犀利指出,专项资金的分配应更多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由一些脱离市场一线的专家确定项目研究方向,zui后做出的成果往往无法真正投入应用”。诸多业内人士提议,可考虑在税收环节对致力于技术革新的企业实行普惠制,给予技术上取得进步且赢得市场认可的企业以税收优惠,以鼓励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

  “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机制与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根本动力。要疏通正路,为所有人建立机会均等的上升通道,还必须堵住邪路,封闭投机钻营浮夸取巧行为赖以生存的市场,把创新能量zui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道路上来。离开了公平正义的基础前提,孤立地搞创新,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惠仁说。

取长补短看 中国机床工业如何凸显自身特色

  机床制造传统强国纷纷出台本国机床制造业发展的振兴计划,从而为中国工业做“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没利润,这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zui大的挑战之一。而被喻为制造业工作“母机”的机床工业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做强,已经成为中国机床工业无法回避、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吴柏林:机床业2013转型升级是关键

  面对当前形势和经营困境,机床工具行业将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什么?国产机床该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外企愈发重视中端机床市场 竞争日趋白热化

  “低端机床市场国内企业主导,市场欧、美、日外企主导,至少95%以上的产品依赖进口,而中端市场成为竞争zui激烈的阵地。”3月26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在谈及市场形势时如是说。

  国内机床企业从低端向中端爬升,而占据的外企对这一市场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不断有外企在国内投资设立新厂的新闻传出,其剑锋所指无疑也是中端市场。与此同时,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机床企业在中端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可小觑。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