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 联系人:
- 赵先生
- 电话:
- 010-82893950
- 手机:
- 13021282218
- 售后:
- 400811395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后街12号院1号楼一层、三层
- 个性化:
- www.ergovr.com
- 网址:
- www.kingfar.cn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2022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评审会胜利召开
2022-9-1 阅读(5111)

2022年8月30日,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评审会在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顺利召开。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张伟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起超及多位人因工程与工效学领域特邀评审专家出席项目评审会,对2022年度项目进行评审。
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作组本次共收到申请100余项,其中在项目截止前提交并通过资质审查的有效申请93项(资质审查包括:使用规定的申报书模板,团队成员签名,符合高教司要求的盖章等。)评审专家对有效申请书进行专业细致评审,对其中特别优秀的29个项目提供了推荐立项意见,立项结果将提交教育部审核备案并公示,同时在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和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公布(最终立项结果以经过教育部高教司审核并公示的立项名单为准)。

评审概况
根据专家组的评审和推荐立项意见,本次拟资助29项"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9项(包括“人因与工效学”教改项目7项,“智能座舱人因设计”教改项目2项),师资培训项目(“人因与工效学”教研实践项目)10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基地项目)10项。
推荐立项名单
推荐立项名单
(最终结果以经过教育部高教司审核并公示的名单为准,排名不分先后 )
1、“人因与工效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项目负责人 | 申报高校 | 申报题目 |
刘娜 | 北京邮电大学 | 人因学实践课程改革:智能系统用户体验设计创新训练 |
胡鸿 | 湖南工学院 | 面向核电工程应用的《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
楼小龙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医工融合”背景下面向医疗康复研究实践的工效学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
陈晓皎 | 浙江大学 | 基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则应用的认知实验课程改革 |
栗婧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人因·应急”视角下情景式实验教学设计 |
何灿群 | 河海大学 | 居家养老机器人隐式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范劲松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人因工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
2、“智能座舱人因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项目负责人 | 申报高校 | 申报题目 |
窦金花 | 北京科技大学 | 智能座舱适老化通用智能交互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
景春晖 | 西南交通大学 | 智能座舱AR-HUD界面元素对自动驾驶安全性和交互可用性的影响机理与设计实践研究 |
3、“人因与工效学”教研实践项目
项目负责人 | 申报高校 | 申报题目 |
杨宛萤 | 东北林业大学 | 情境感知下绿篱修剪作业的工效学负荷评估方法 |
高雅玲 | 福建工程学院 | 大学校园建筑中庭景观特征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研究 |
李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面向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智能化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
武月琴 | 西华大学 | 基于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的中小型农机设计研究 |
彭露 | 南京农业大学 | 面向AR环境的人机系统交互设计: 手势与界面特征对交互绩效的影响研究 |
李洁 | 河北工业大学 | 基于拟人化认知的服务机器人形态设计研究 |
郑玮琦 | 北京体育大学 | 压力情境下运动表现的测评方法研究——基于 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技术 |
林燕丹 | 复旦大学 | 基于座舱人因研究下的复杂光环境多目标优化算法 |
靳文奎 | 南京林业大学 | 面向健康睡眠的头枕产品适体设计研究 |
向泽锐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双手持电子设备人因研究与设计实践 |
4、“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或协同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负责人 | 申报高校 | 申报题目 |
马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地域建筑“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 |
刘强 | 中山大学 | 产教协同的交通安全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
焦宇 | 上海海事大学 | 海事智能安全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建设 |
盛进路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船舶操纵人因工效协同创新基地 |
郭伟 | 天津仁爱学院 | 复杂装备MR智能交互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 |
胡洁 | 上海交通大学 | 智能创新设计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 |
王诗琪 | 中国矿业大学 | 矿大-津发地下空间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 |
徐江 | 同济大学 | 具身智能穿戴人因工程实验室建设 |
范志君 | 山东大学 | 智能产品人因与工效学联合实验室 |
冯晓锋 | 湖南警察学院 | 道路交通不安全驾驶行为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