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完整性测试仪泡点仪测试功能手动泡点测试;基本泡点测试;增强泡点测试; 保压测试;扩散流测试;水浸入测试;超滤膜包测试;
测试精度净体积测试:± 4%;气泡点:± 50mbar ;扩散流:± 4% ;水浸入法:± 0.01ml
测试范围泡点:100-8000mbar 扩散流速:1-1000ml/min 水浸入:0.01-100ml/min
完整性测试仪泡点仪为什么要检测过滤器的完整性?
1 无菌工艺及验证的需要
a、确认正确的过滤孔径
b、检测O形圈、垫圈、密封垫的泄露
c、确认消毒灭菌后的完整性
2 法规的要求及需要
a、国家GMP认证的要求
b、出口认证的要求(如FDA)
c、SDA检查
3 生产及成本控制的需要
a、防止浪费
过滤前检测及过滤后检测,以过程保证结果有效,防止浪费药液
b、节约生产成本
没有检测仪,大多数厂家滤芯是定期更换,使用检测仪后,可以准确判断滤芯情况,节约成本
C、防止无用功
过滤前检测及过滤后检测,以过程保证结果有效,防止返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为什么扩散流的方法更好?
起泡点值只是一个定性的值,从开始起泡到zui后的群起泡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能准确的定量。而测量扩散流值是一个定量值,不但能准确的确定过滤器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反应出膜的孔隙率、流量和有效过滤面积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扩散流的测试压力要低于zui小泡点的压力,能起到保护滤芯、延长滤芯使用寿命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外滤芯厂家都只用扩散流法测试完整性的原因。
5水浸入法介绍
以前: 疏水滤芯用有机溶液测试
由于疏水性的多孔滤膜不能被水相溶液润湿,必须使用异丙醇/水的混合溶液来润湿滤膜。
缺点:
1过滤时疏水性是空气滤芯的特点但在测试时却需要将滤芯亲水化
2通常滤芯必须从过滤滤壳中取出并在另一个独立的滤壳中测试,同时要求设备的防爆性能。
3异丙醇测试只能在灭菌前进行
4异丙醇作为气体污染物必须被*去除
5无法检测滤芯的疏水性 6无法检测滤芯安装的正确性
水浸入法测试的介绍:
在一定的压力下,测量挤入疏水性滤膜中的水的流量来判断滤芯的孔径。孔越小,侵入就越少。zui大的侵入发生在zui大的孔。如果孔径 “太大", 水就会穿透过去。在小于临界压力的测试压力作用下,水不能通过膜而只能浸入到膜基体中,水优先浸入zui大的膜孔。浸入膜基体的水不会与透过膜的水相混淆,浸入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为了在下游端得到水,需要保持很长时间的压力。
优点:
1在线测试 2可以在蒸汽灭菌后进行
3只使用水,不含DOP或溶剂等污染物
4同时检测滤芯的疏水性 5同时检测滤芯安装的正确性
6测试压力在低于水穿透点的压力下进行
侵入速度 (ml/min) =?D p (mbar) ? 侵入体积 (ml)/ 测试时间 (min) ? 大气压 (mbar)
水侵入的极限值与微生物挑战测试 (HIMA)的结果直接相关。
附录:水侵入法膜完整性测试(WIT法)的原理
1992年赛多利斯公司提出了一种针对疏水性滤器的在线进行完整性测试的方法,即WIT。WIT是以水为介质测量浸没在水中的疏水滤器上游空气压力的降低速率。
WIT是以水为介质进行测试的,施加的压力必须足以克服膜孔中的毛细管压力才能使水自由流过疏水微孔膜的膜孔,这个起始临界压力叫作“水穿透点压力(WPP)",WPP由过滤膜的材质和疏水性决定,与膜孔径呈反比。
在WIT测试时,装在滤壳上的疏水性过滤器,其上游浸没在水中。在小于临界压力WPP的测试压力作用下,水不能通过膜而只能浸入到膜基体中,水优先浸入zui大的膜孔。浸入膜基体的水不会与透过膜的水相混淆,浸入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为了在下游端得到水,需要保持很长时间的压力。在进行WIT时,从上游向装有滤芯的过滤器中注水,这样滤壳内部就由水柱封存一段空气,在测试时,水在测试压力的作用下,浸入或透过膜使体积减小,空气体积相应增大,导致压力降低。全自动的完整性测试仪检测的空气压力降对应浸入膜孔的水体积。
仪器特点:
1. 功能强大,涵盖了现有关于滤器完整性检测的所有测试方法,如基本泡点检测,增强泡点检测,扩散流检测,水浸入测试,压力衰减测试以及手动泡点测试;
2. 采用了高清晰,大尺寸的彩色触摸屏设计,可输入更丰富的测试信息,并能根据不同的测试参数,自动选择和匹配最能适应当前滤器的检测程序;
3. 采用全新的硬件电路设计,使用的数字传感器技术,使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4. 仪器的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工业级的双核设计,其高速度和高稳定性保证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和迅捷,同时解决了操作系统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和系统脆弱性的问题。
5.仪器采用了简单方便的的设计,既提高了测试参数的完整性,又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程序,真正实现了“一键完成”。
6. 详细的测试数据和完整的测试曲线,使用户可以全面精准的分析被测滤器的多种性能指标,为用户提供客观的分析报告。
7. 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友好的提示信息,使仪器的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多种输入方法(中文,英文,数字及标点符号),使客户的信息更丰富。
8. 科学的电子签名和用户分级管理,便于责任的细分,防止误操作。
9. 丰富的数据接口,仪器不仅包括标配的数字及模拟接口(RS232/USB),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多种工业总线和模拟控制端口。
10. 功能强大的上位机软件和可定制的通讯协议,为用户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管理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