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传统的中低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生物脱氮法、离子交换法、催化氧化法等,还有其他一些非常规的处理方法,如膜分离法、电化学氧化法、电渗析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土壤灌溉法、藻类养殖法等。济阳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吹脱法
原理
吹脱法是利用氨气(NH3)等挥发性物质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将废水pH调节至碱性,以空气或其他气体作为载气,通入汽提塔中,在气液两相中充分接触后,溶解于废水中的气体与NH3由液相穿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气相,从而达到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目的。
工艺流程
其中,当以空气作为载气时,称为吹脱过程;而以水蒸气作为载气时,称为汽提过程。为了不造成NH3的二次污染,吹脱和汽提过程一般在塔式设备中进行。废水从塔顶往下流动,气体则从下往上逆向流动,在气液相之间NH3分压差的推动下,水中的NH4+不断以NH3的形式向气相转移,在塔顶设置NH3吸收装置,则水中的NH4+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氨氮废水处理
污泥水氨氮吹脱装置
常温下,吹脱法主要应用于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因为这种方法易于操作,设备构造简单,方便管理。济阳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汽提法主要应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在去除氨氮的过程中,虽然汽提法比吹脱法能耗高、成本大,但其去除效率要高于吹脱法。
优缺点
优点:
吹脱汽提法具有去除效果好、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且吹脱后的氨氮能以氨水或硫铵的形式进行回收,可以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缺点:
(1)如吹脱前需要加碱调节废水pH至11以上,吹脱后又需要加适量酸调节pH至9以下,酸碱消耗量大,增加处理成本;
(2)另外,对于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无论是吹脱还是汽提,在加碱吹脱过程中易出现沉淀,导致堵塔问题;
(3)同时,在吹脱过程中产生NH3如果不能得到处理和回收,进入空气中,易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再者在氨氮工业废水吹脱过程中,气体消耗量大,导致运行成本较高。
活性污泥的培养
活性污泥的培养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曝气池中形成处理废水所需浓度和种群的微生物(污泥)。
刚开始时,选个比较温暖的天气向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为提高初期营养物浓度,投加一些浓质粪便(营养物质),BOD5的浓度400-500mg/L,开启鼓风机在不进水的情况下曝气数小时。
然后停止曝气,并且沉淀换水。经过2-5天的曝气,沉淀换水后即可以连续进水。开启曝气池、二沉池、50%污泥回流连续运行。
七到十天后活性污泥出现,这时候加大进水量,提高负荷。达到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所需的污泥浓度运行负荷。
在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活性较低,所以这时系统的运行负荷和曝气量必须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参数。
在污泥培养的后期,将外加的营养量逐渐减少增大生活污水量。这个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不能利用的逐渐死亡淘汰,当沉降比接近30%时,说明池中混合液的浓度已满足要求。
污水处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培菌的过程中因注意观察和检测污泥的形状,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呈黄褐色,新鲜的活性污泥略带泥土味。
02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当曝气量不足时污泥发黑、发臭。
曝气过度或负荷过低时污泥色泽较淡。
同时注意观察曝气池,防止有成团的气泡上升,或液面翻腾很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还要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及液面浮泥的情况,二沉池上清液的厚度在0.5-0.7m左右。
如果泥面上升,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负荷过高污水净化效果变差。如上清液透明但带出一些污泥絮粒,说明净化效果好。
活性污泥微生物一般由细菌(菌胶团)、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微生物的种类随水质变化,运行阶段而变化。培菌阶段随着活性污泥的逐渐生成,出水由浊变清,微生物的种类发生有规律的演潜。
运行中出水浑浊效果较差时,变形虫、鞭毛虫类原生动物会大大增加。钟虫大量出现表明活性污泥以生长成熟,同时可能有极少数的轮虫出现,此时处理效果很好。如轮虫大量出现,在污泥已老化或过度氧化,随后发生污泥解体出水水质变差。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先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缺氧条件下的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气态氮从水中去除。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将缺氧区和好氧区分开,形成分级硝化反硝化工艺,以便硝化与反硝化能够独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