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制革废水处理达标排放设备 制革废水处理达标排放设备
制革废水处理技术
一、废水来源及主要污染物
皮革加工是以动物皮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废渣中;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加脂剂、染料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废水之中。制革废水主要来自于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这些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液多是间歇排出,其排出的废水是制革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约占制革污水排放总量的96%。
制革污泥主要产生于制革生产过程中,以及所使用的原材料。制革污泥主要来源于浸水、浸灰和鞣制等制革生产工段。按目前我国制革行业每吨原料皮用水100~120t的传统鞣制方法计算,综合废水中的总悬浮固体浓度在2000~5000mg/L之间。制革各工段废水特征结果如表6—3所示。
表6—3 制革厂各工段废水及综合废水特性
(单位:mg/L,除pH值外)
工段 参数 | 浸水 | 浸灰脱毛 | 脱灰 | 浸酸 | 铬鞣 | 后整饰 | 综合废液 |
pH值 | 7.5~8.0 | 11~13 | 7.0~9.0 | 2.0~3.0 | 2.5~4.0 | 3.5~4.5 | 7.0~9.0 |
BOD5 | 1100~2500 | 5000~10000 | 1000~3000 | 400~700 | 350~800 | 1000~2000 | 1200~3000 |
CODCr | 3000~6000 | 10000~25000 | 2500~7000 | 1000~3000 | 1000~2500 | 2500~7000 | 2500~6000 |
S2- | 35000~55000 | 30000~50000 | 4000~10000 | 35000~70000 | 30000~60000 | 4000~10000 | 15000~25000 |
DS | 32000~48000 | 24000~30000 | 2500~6000 | 34000~67000 | 29000~57500 | 3400~9000 | 13000~21000 |
SS | 3000~7000 | 6000~20000 | 1500~4000 | 1000~3000 | 1000~2500 | 600~1000 | 2000~5000 |
氯化物 | 15000~30000 | 4000~8000 | 1000~2000 | 20000~30000 | 15000~25000 | 500~1000 | 6000~9500 |
Cr3+ | 2000~4000 | 40~100 | 80~100 |
从表6—3可以看出,制革综合废水中原污泥90%来源于浸水、浸灰、脱毛和铬鞣工序操作。制革厂总污泥量还包括生化处理产生的生物污泥。这些污泥除含有硫化物、铬、盐、烂毛、石灰等物质,还含有大量的水分(95%~98%),即使这些污泥经脱水操作以后,其水分含量仍在60%~80%左右,将这部分污泥倒入江河或填埋于农田都将会对周围环境或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制革废水的特征
⑴水量大 一般情况下,每加工生产一张猪皮约耗水0.3~0.5t,生产加工一张牛盐湿皮耗水1~1.5t,生产加工一张羊皮约耗水0.2~0.3t,生产加工一张水牛皮约耗水1.5~2t。根据产品品种和生胚类别的不同,每生产原料皮需用水60~120t。
⑵水量和水质波动大 水量和水质波动是制革工业废水的又一特点。制革加工中的废水通常是间歇式排出,其水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时流量变化和日流量变化。
①时流量变化 由于皮革生产工序的不同,在每天的生产中都会现生产高峰。通常一天里可能会出现5h左右的高峰排水。高峰排水量可能为日平均排水量2~4倍(如南方某猪皮生产厂日剖皮1200张,日排水563m3,每小时平均排水27.75m3,高峰排水56m3/h)。
②日流量变化 根据操作工序的时间安排,在每个周末,准备工段剖皮以前的各工序可能停止,因此,排水量约为日常排水量的2/3左右,而周日排水则更少,形成每周排水的低峰。
③水质变化 皮革废水水质同水量变化一样差异很大,随生产品种、生产皮类、工序交错而变动。如某猪皮制革厂,综合废水平均COD值为3000~4000 mg/L,BOD值为1500~2000mg/L,由于工序安排和排放时间不同,一天中COD值在3000mg/L以上的情况会出现4~5次,BOD值在2000mg/L以上的情况会出现三次以上。综合废水pH值平均为7~8,而一天中pH值可达11,低为2左右,水质变化大,显示出污染物排放的无规律性。
⑶污染负荷重 皮革工业污水碱性大,其中准备工段废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同时含有硫、铬等。皮革废水水质情况见表6—4。
表6—4 皮革废水水质情况
pH值 | SS(mg/L) | Cr3+(mg/L) | S2-(mg/L) | C1-(mg/L) | CODCr (mg/L) | BOD5 (mg/L) | 色度 |
8~10 | 2000~4000 | 80~100 | 50~100 | 2000~3000 | 3000~4000 | 1500~2000 | 稀释倍数 800~3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