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LM_AO沈阳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
LM_AO沈阳市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
随着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进步,医院逐渐引用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相比传统医院污水处理工艺,MBR更能节约消毒剂用量,使接触时间缩短,而且在微生物灭活方面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帮助消毒工艺所产生的费用大大降低,消毒剂残留为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随之减少。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特点、加氯消毒工艺的局限以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进行探析。
近年来,医院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开始引用MBR,即膜生物反应器,其作为一体化设备,根据原水水质灵活配置工艺流程,能够将医院污水处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从医院污水处理特点以及消毒工艺的局限性特点来看,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未来医院污水应用中将成为必然趋势。
医院污水处理的主要特点
现阶段,国内医院对污水处理的主要有两种方法:*,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之后将其排入市政下水道。第二,对污水采取生化处理并在消毒之后向自然水体中排放。这两种污水处理方式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首先,病原微生物浓度较高,医疗单位对污水的消毒达不到合格标准。尤其大多医院在规模缩小、等级降低之后,其消毒方法、污水处理设备以及自我检测方面的完善程度也呈现递减趋势。其次,消毒过程中主要以氯为主。国内大多地区目标所采用的一般为一级或二级处理加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剂或者利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第三,消毒剂投加量过量或不足的情况比较常见。一部分医院为保证杀菌比较*,使用过量的消毒剂,也有部分医院为节约成本,投加量明显不足,达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局限性分析
医院中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物理法,其中化学法中加氯消毒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如、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医院中采用加氯消毒工艺的原因在于其操作简便,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杀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2.1灭杀病毒的效果较差
通过传统加氯消毒工艺应用于医院污水消毒过程中分析,采用此工艺对许多如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菌群的去除率*,而对病毒取出所达到的数量级极少。尤其对肠道病毒进行灭杀时,由于其忍受力更强于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在通过次氯酸钠进行处理之后,仍可在排放的污水中检测出一定数量的病毒。因此,肠道致病菌或大肠菌群阴性无法确定病毒致病危险是否存在。
2.2消毒副产物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如前文所提,一部分医院往往为保证实现良好的消毒效果,会投加过量的消毒剂,当余氯过高时便会使卤代烃含量逐渐增加,使其发生突变,威胁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如消毒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次氯酸钠可能生成AOX,对水源以及水生生物体会产生持久、潜在的毒性影响。
2.3受污水水质的影响较大
污水中包含许多有机、无机污染物,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时,需使用大量的消毒剂,并且病原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接触以及消毒剂实际的消毒效果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对污水系统处理是否稳定也使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膜生物反应器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3.1膜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主要指通过生物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其中膜分离设备能够使生化反应池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及活性污泥截留住,并省掉二沉池,从而使活性污泥浓度得以提高,污泥停留时间以及水力停留时间都能得到控制,而且在反应器中比较难降解的物质也会发生降解、反应。因此,相比传统生物处理方法,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所采用的膜分离技术更能使生物反应器功能得以强化,是比较新型且利用为广泛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3.2MBR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3.2.1膜生物反应器在医院污水处理应用的可行性
据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将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并灭活病原微生物,再通过膜将水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质以及悬浮物进行过滤,使出水浊度能够控制在0.2NTU以下。其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使气溶胶的排放与污泥的产生减少、后续消毒单元消毒剂的使用有所降低、水中的悬浮物也会减少等,所以应用于医院污水处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2.2膜生物反应器在医院污水处理应用的效果
膜生物反应器的利用对水中氨氮去除可达90%以上,而且在抗冲击负荷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通常运行条件较为复杂时,相比活性污泥法,MBR去除有机物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出水水质较为良好且稳定,使污泥龄与水力停留时间实现*分离。另外,污泥混合液进行过滤过程中,因生物相沉积层在膜面作用下形成导致膜孔径缩小,采用MBR工艺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地截留,所以在去除病毒方面更具稳定性,这也就弥补了传统加氯消毒工艺的不足之处。在后续消毒方面,相比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MBR工艺也能使消毒剂得到很大的节约,在接触的短时间内便可实现微生物灭活的目标,所以对减少投资与接触设备的占地面积以及降低消毒工艺产生的相关费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减少消毒副产品危害性方面,MBR能够保证卤代烃的生产量减少,若水中余氯消耗殆尽,卤代烃含量将不再发生变化。而且总卤代烃、一溴二氯甲烷、等浓度都会降低,使其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持久、潜在危害得以减少。因此,MBR工艺的利用既可保证消毒剂用量的降低,也使消毒副产品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减少,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可充分利用。
MBR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应用过程中,应考虑到医院对污水处理的实际特点与情况,同时需正确把握其工作原理,充分将去除污水污染物、节约消毒剂、降低消毒工工艺产生的费用、减少消毒剂残留与消毒副产物等优势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为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更多的益处,也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较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
1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装置
即改进型化粪池,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厌氧水解池 —— 厌氧过滤池—— 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2A/O法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设计要点: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 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 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
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池内设有填料,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 A/O法的主要特点是:适应能力强;耐冲击负荷;高容积负荷;不存在污泥膨胀;排泥量非常少;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由A/O法衍生的A2/O、A3/O污水处理工艺,原理上是相似的。
3、SBR法
即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特征,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污水处理工程中。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设计要点:理论上SBR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有一个较在的范围,为0.1~1.3 kgBOD5/m3.d,但为安全计,一般取低值,如0.1 kgBOD5/m3.d左右。高水位和低水位,高水位即反应时的水位,低水位是指排放工序结束时的水位,低水位必须保证在排水在此水位时,沉淀污泥不随上清液而流失。
SBR工艺的主要特点有:出水水质较好;占地少;不产生污泥膨胀;除磷脱氮效果好。
4、氧化沟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污泥龄长,具有脱氮的功能。 设计要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去除BOD5时,取5~8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48h,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SS负荷(Ns)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积负荷(Nv)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0.4~0.5m/s;沟底流速为0.3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