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潍坊小宇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公司动态>300吨/天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公司动态

300吨/天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阅读:101          发布时间:2019-7-19

300吨/天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小宇环保始终坚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你选择小宇环保,我们将以率,高服务,高质量,来回报您。我们的设备采用集中控制,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免除您的后顾之忧。

 

 

早期有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我国对地埋式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同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4年开发出的新型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为:污水→调节池→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调节池停留时间为4-8h,为节省占地面积,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半软性填料,停留时间为2.5-3.2h;199年苏杨等人研究的生活污水净化槽技术是以传统化粪池为基础,在好氧区增设曝气装置,同时增设沉淀区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统,此外,在第二厌氧区底部堆积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净化槽负荷。  

A/O法+化学除磷法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一期污水处理厂采用地埋式A/O法+化学除磷法工艺对当地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连续流经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进行生化处理。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在好氧池中进行去碳及硝化反应。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消化、稳定、浓缩后脱水处置,定期外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

纵向集水梯形斜板沉淀池

  纵向集水梯形斜板沉淀池是沿斜板层间水流方向从两侧收集澄清水,采用纵向沿程集水方式,使沿程流量逐渐减少,沿程水流注速也不断地降低,使更多的沉降速度小的颗粒杂质集于沉淀池内,提高了沉淀效率。

  该池型构造主要由横断面呈梯形的斜板沉淀池是沿斜板层间水流方向从两侧收集澄清水,采用纵向沿程集水方式,使沿程流量逐渐减少,沿程水流流速也不断地降低,使更多的沉降速度小的颗粒杂质集于沉淀池内,提高了沉淀效率。

  该池型构造主要由横断面呈梯形的斜板体和纵向集水管组等构件组成的若干立体单元体及清水渠道、污泥浓缩室和排泥管组成。为防短流,采取在斜板组前、后采取封闭措施。这种沉淀池,解决了同向流板间积泥问题,简化了构造,节省了材料,而且管理方便。有关设计数为,斜板为2m、倾角为40°、斜板间距为38mm、集水管直径为32mm、表面负荷率为25~50m3/㎡?h。适用于原水浊度<2000mg/1。1983年被北京市政设计院用于北京田村水厂二期工程。

  翼片斜板沉淀池

  翼片斜板沉淀池又称迷宫式斜板沉淀池,其构造原理是利用斜板上等间距镶嵌鳍板所形成的涡流,快速分离流动水中的絮凝物。斜板上翼片,将水流分为主流层流区、漩涡区、环流区,以及泥渣滑落区等。在水流速度较快的主流层流区内,絮凝物的沉降,取决于重力的大小,而流体阴力和惯性力则妨碍絮凝物的沉降;在漩涡区,絮凝物却受漩流波动的影响,而被输送到环流区;在环流区,作用于絮凝物的重力、流体阻力及惯性力等,均有助于絮凝物的沉淀。水流旋转速度为主流层流区的20%~25%,水流状态相对稳定,使该区内保持较高的分离率,因而翼片斜板沉淀池具有较高的沉淀效率,其表面负荷率可达10~14 m3/㎡?h。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体构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一、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有以下几种: 

1、早期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技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开发出了一系列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如生活污水处理沼气池、CL型地埋式不耗电生活污水处理装置、A-A2/O无能耗污水净化系统、HW系列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GW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及A2/O2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等等。这些处理技术的主体工艺大都运用厌氧消化——好氧降解、两段生物膜法等传统理论使污水、粪便得以净化,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运行而无需外加动力。凭借投资省、无需运行费用、便于维护与管理等特点在国内部分省市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流程为: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厌氧生物过滤→接触氧化→排放。

2、UUAR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2005年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沈东升等人研究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理技术(UUAR)。该技术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应用厌氧生物膜技术及推流原理,采用内充固定空心球状填料的地下厌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应器装置为处理设备,利用附着于空心球状填料内外表面或悬浮的专门驯化专性厌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病原菌和部分氮、磷,从而达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无日常运行费用,适宜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

  侧向流(又称横向流)斜板沉淀池构造,是由多层斜板和骨架结构组成,在浅层池中按顺水流方向布置,使水中固、液分离各行其道,以提高沉淀效果。我国于1975年曾由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为探索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效果而进行过模型试验研究,后来又研制成组合式侧向流斜板型装置,其液面负荷达80~40 m3/㎡?h并获得。1976年北京市市政设计院,经过生产性试验,将成果用于北京水八厂水源井除砂工程中。

  1983年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在设计长春友好水厂净水工艺中,根据日本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该水厂原有净水系统生产经验,采用了侧向流斜板沉淀池,设计规模为18万m3/d,后来又先后于1988、1989及1990年相继在吉林市三水厂、辽源水厂以及通化哈泥河水厂等工程设计中应用。

  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是按浅层沉淀理论和同向流斜板沉淀特性。综合发展出来的新型斜板沉淀池,能适应水质变化、耐冲击负荷性能强、液面负荷高。它不需在斜板体上部设集水槽,更有利于旧有平流式沉淀池改造工程。

  气浮分离池

  气浮净水工艺技术,是加压溶气于水,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而稳定的气泡,与杂质絮粒相粘附,造成比重小于水的絮凝体,而上浮水面,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池的优点是池形浅,结构简单,单位面积产水量高,固液分离时间短,泥渣含水量低,耗能较低、操作简易、适用于低温低浊度的、含藻类及有机物质较多的、污染质和色度较高的或溶解氧化的特种水质净化处理。

  80年代初,同济大学研制出Ts-78型低压高压溶气释放器的动力能耗比有较大的降低,其压力溶气罐的效率,表面负荷率、分离效果及池高等均达到*技术水平。

  气浮水工艺应用中有气浮、接触过滤和气浮、侧向流斜沉淀、过滤两种工艺流程。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