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丽水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程
工艺阐明:
1、全套设备可埋设地下或放置地上,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美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全套设备均可埋设于地下,故亦称'地埋式日子污水处理设备'。
2、二级生物触摸氧化处理工艺均选用推流式生物触摸氧化,其处理作用优于*混合式或二级串联*混合式生物触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安稳,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池中选用新式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相同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进步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选用生物触摸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本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4、该地埋式日子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法除选用惯例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办法。
5、整个设备处理体系配有全主动电气操控体系,工作安全牢靠,平常一般不需要专人办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增量扩容便利,操作修理简便,且可随时随地移动,即能够将本设备直接运至处理目标所在地,直接规划进行处理而无需进行二次施工; 耐冲击负荷,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安稳牢靠、工作维护费用低。
丽水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程
工艺流程介绍:
格栅除去污水中的大块固体废物,保证后续处理工序正常稳定运行,栅渣由人工定期清除。
来自各时段污水的水质、水量不一样,高峰流量为平均流量2~4倍,为减少污水处理设备投资,使污水处理设备连续稳定运行,在主体处理设施前设置调节池以均衡污水浓度。
调节池内安装弹性填料,供大量水解细菌附着生长,在水解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在产酸菌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再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降解。
调节池出水自流至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由好氧区、沉淀区、污泥区和消毒区组成,好氧区配套高效组合生物填料和曝气装置。高效组合填料为新形组合填料,具有易结膜,不堵塞的特点。曝气装置选用刚玉微孔曝气器,具有氧传递效率高、动力充氧能力强、耐腐蚀、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特点。
臭气处理
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往往被设计方忽略,随着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恶臭气体所带来的污染也更加敏感。
为杜绝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须考虑对臭气污染的治理。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逸出的臭气,主要是对人体以及构筑物危害性较大的含硫和含氮化合物。
这些物质来源,主要是进水部分的格栅和厌氧环境的水解调节池,而接触氧化区和污泥消化区是好氧环境,其排放的气体仅含有少量的泥土气息,不会对周边环境构成影响。
采用将格栅区域和水解调节池产生的废气收集起来,通入接触氧化区处理。
有机气味在接触氧化区中被活性污泥吸收,随后被分解。
主要优点是工艺简单、费用低和处理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
设备的安装:
(1)依据安装图就位,吊装时查看进出口方向是否正确,罐体的方位、方向不能放错,彼此距离有必要精确。
(2)产品吊装就位后,要测定水平度,如不平应进行调整,使之水平。
(3)吊装就位后联接好管道,在安装内注入清水,查看各管道有无渗漏。
(4)把电控箱控制线与曝气机、水泵接通,电控箱与电源接通,接线时留心电机、风机的转向,有必要与所指方向相同。
(5)在回填土完成后,安装地上加药及消毒安装、电控柜。
(6)在安装安装完成后,有必要先接通地埋安装地点地上电器安装和加药安装等配套的自来水管和电线。
回填土:
(1)回填土前,产品内灌水至1/2水位,再进行回填,不允许回填污泥,以防产品上浮,回填土履行无水回填土要求。
(2)在回填土时,产品底部两端有必要用人工塞实。填到30-50cm以上时,每30cm有必要夯实一次,直至与产品顶部相平。
(3)产品顶部以上回填土有必要密实,如产品设在旅程地段,在地上末处理前,不允许有车辆进行碾轧;
(4)回填时回填土的质量有必要契合回填土查验标准,不允许用建筑废物为回填土运用,土中的尖角、石块及硬杂物有必要剔出,回填时,有必要均匀回填,切忌部分猛力冲击。
(5)回填土抵达施工标准要求后砌筑进口联接井(距池体0.8-1m左右),井底垫层有必要夯实后浇筑混凝土底板,井中作流槽,并严格履行工程设计标高。
设备的注意事项:
1、检查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 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2、电缆支架应焊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3、电缆桥架安装在托臂或支架上,应用压板固定牢靠。
4、电缆桥架的连接螺栓的螺母应朝外,连接处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
5、电缆桥架一般不得有断续现象,如必须断开,则在断开处用10mm2铜导线将电缆桥架两端联接。
6、 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
7、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
8、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Ω 。
9、冬季施工时,应注意电缆允许敷设低温度,不得低于规范要求。
10、敷设前应按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
11、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
12、电缆敷设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统一指挥。
13、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
14、电缆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
15、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
1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17、电缆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
18、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19、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应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