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潍坊一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文章>养猪废水处理设备客户案例分享

技术文章

养猪废水处理设备客户案例分享

阅读:783          发布时间:2018-1-6

养猪废水处理设备客户案例分享

种猪场外排废水的主要特征是: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细菌,因含有大量动物的屎尿而使NH3-N浓度很高。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以固态、溶解态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形式存在,使废水表现出很高的BOD5、CODcr、SS和色度等,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好,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废水中的固体残渣主要为有机物质,如不进行有效固液分离,就会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增加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因此在工艺上必须强化预处理。采用物理方法作为强化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是降低有机物负荷zui有效方法,物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不受负荷、水质、温度等其它条件影响,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粪污输送

  1、圈舍内粪尿沟要求平滑、不透水、沿流动方向有1%至3%的坡度。粪尿沟的尺寸取决于地板形式。采用漏缝地板时,粪尿沟设在漏缝地板下面,宽度与漏缝地板尺寸相同,漏缝地板下的粪尿沟深度zui浅处30至50厘米。不采用漏缝地板的粪尿沟,一般宽度为20至50厘米,zui浅处深15至20厘米。

  2、固体粪便采用车载运送至堆肥场(车间);废水采用暗管或暗槽输送至集水池,应尽量减少转弯和用zui短的路程输送,以便提高可靠性。

  3、输送管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铸铁或钢管,或流槽,槽上面敷设钢筋水泥盖板。管道直径应大于30厘米。

  4、贮粪池距畜禽圈舍较远时,如地形平坦,可设置中间沉集槽。向终贮粪池输送粪便要采用泵送。

  5、为减少废水输送过程的管道堵塞和减少废水中固形物含量,可在每栋圈舍粪尿沟与小区污水输送管道交汇处、污染道一侧设置沉集槽。

  6、为防治下水管道发生堵塞时便于清理,一般在管道转弯处及交汇处设置沉集井。

  7、直线管道上的检查井之间距离应大于50米。当下水管道用循环水冲洗时,两井之间距离可达100米。检查井的直径不应小于1米。

  8、下水管道为90°转弯时,其转弯半径等于2至3倍的管道直径。

  9、在具有2个或2个以上贮粪池的清粪系统中,通常在下水管道末端设置专门用于分配粪便进入各贮粪池的分配池。

  10、分配池内装有几个控制粪便通向各贮粪池的闸板式闸门,打开相应的闸门,可将池内粪便引向的贮粪池。

强化预处理+折流厌氧反应器+氧化塘

潍坊一辰环保研究采用的集约化猪场废弃物系统,改变传统的水冲洗清粪方式,利用重力引流清粪,节省大量水源(约50%),减少后续粪污处理工程,液体部分与猪舍冲洗水混合进入折流厌氧反应器(ABR)进行厌氧污水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进水BOD3000mg/l,折流厌氧反应器的容积可达4-8kgCOD/d,污泥浓度20kg/m3。出水COD、BOD去除率在80%以上,选用氧化塘作为厌氧消化后续处理工艺,减少了工程投入,整个系统化处理实现猪场生产的“*”排放,而厌氧消化后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该猪场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工艺。

混凝-脱氨-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为了解决养猪场排放废水有机浓度高、氨氮浓度高、恶臭严重的问题,上海通过实验室模拟,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探讨了混凝-脱氨-好氧生化处理养猪场废水的工艺。养猪场废水经石灰乳混凝沉淀,可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胶体物质和悬浮物,同时可去除一部分难降解物质;经脱氨使废水中氨氮低于200mg/L,有利于后续生化的顺利进行。当生化池活性污泥浓度在3500~4500mg/L之间,CODCr容积负荷<3.0kg/(m3?d),NH3-N容积负荷<0.22kg/(m3?d)时,生化出水能够达到畜牧业排放标准。

经处理后产生有机液肥

本系统将畜禽粪尿一次全部进入设备,高温微生物在富氧环境下将粪水发酵后(55~60℃)转化为生物有机浓缩液肥,发酵过程中能够杀灭大肠杆菌、环状病毒等有害病原和杂草种子等,并且除去恶臭。液肥中含有丰富的N、P、K及有机物成分,具有养分全、吸收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天然微生物有机液肥。该液肥能够结合滴灌、喷灌及灌水代替化肥使用。可广泛使用于农作物、蔬菜及林木、花卉生产。该产品具有高产、无害、有机、特点。此外,当它同土壤充分结合后,将大幅度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疏松土壤,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并能提高水果的糖度(可提高约20%);增加农作物产量;预防农作物各种疾病。

社会效益:

  通过该设备的使用,可使这些禽畜养殖场减少粪便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当地水源保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具有显著作用。有机肥替代一部分化肥,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持生态平衡,促进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治理,实现环境治理的资源化、无害化、效益化。由此可见,该技术的推广,不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还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