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大流量电动试压泵3DY30KW型可任意配合思凯达多功能试压泵遥控自动启动器,远程遥控启停试压泵,到压力自动停泵进行保压,到时间自动泄压等功能。具有流量大、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效率高等特点,而且适用范围广、配套性强、操作简单。双缸试压泵 3DSYS60型电动试压泵 大流量电动试压泵
一、试压泵产品概述
3D-SY30KW系列电动试压泵,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流量大、效率高等特点,而且适用范围广、配套性强、操作简单。
二、试压泵用途
本打压泵可用于各类压力容器、锅炉、管件等一切需作压力爆破试验和强度试验的场所,根据需要可锁定试验压力值,并能进行自动保压。电动打压泵的使用介质一般为常温清水,也可使用乳化液、防锈水及粘度与水相近的中性油品。如配上清洗附件,该机还可作为清洗机使用。
双缸试压泵 3DSYS60型电动试压泵 大流量电动试压泵
电动试压泵 | 试压泵型号 | 额定压力(MPa) | 额定流量(m3/h) |
大流量 3DSY-S60 系列 | 3D-SY13.57/6 | 6 | 13.57 |
3D-SY11.56/8 | 8 | 11.56 | |
3D-SY8/12 | 12 | 8 | |
3D-SY5.66/16 | 16 | 5.66 | |
3D-SY4.64/20 | 20 | 4.64 | |
3D-SY2.89/30 | 30 | 2.89 | |
3D-SY2.34/40 | 40 | 2.34 | |
3D-SY1.55/60 | 60 | 1.55 | |
3D-SY1.28/70 | 70 | 1.28 | |
3D-SY1.16/80 | 80 | 1.16 | |
3D-SY0.82/100 | 100 | 0.82 | |
大流量3DSY-S105系列 | 3D-SY33/6 | 6 | 33 |
3D-SY20.6/12 | 12 | 20.6 | |
3D-SY13.2/20 | 20 | 13.2 | |
3D-SY8.4/30 | 30 | 8.4 | |
3D-SY6.5/40 | 40 | 6.5 | |
3D-SY4.1/60 | 60 | 4.1 | |
3D-SY2.7/80 | 80 | 2.7 |
大流量电动试压泵
一、 试压泵的安装
设备的精心安装和施工,是保正设备**运转的重要步骤之一。泵的设备,除了液力端高压部分分配有安全阀之外,(安全阀主要用来防止液力系统中压力过高,从而造成泵的超压运转)还要对设备以后在运转、维护、检查等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护装置予以足够重视,(如扶手、支架、防护罩等)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人身伤亡事故。
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的安全报警装置进行连锁,任何一个影响运转或对人身产生危害的情况一旦发生,设备的动力将被切断,强迫运转停止。直到重新修复防护装置与安全装置,才能恢复动力和供应,泵重新投入运转。
1、基础
1.1基础的施工设计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单位所在地的土质而定。
1.2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大小,以保证设备就位后不下沉,设备不弯曲、变形。
1.3基础施工必须水平,以免设备安装就位后倾斜。发现倾斜应立即停止纠正。倾斜的安装不利设备的润滑,还会引起设备在运行中产生其他附加应力。
1.4要考虑一旦固定在基础上后,在以后的维护检修、检查时,与周围设备或装置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基础设计的位置,要为方便日后的检修、检查,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
1.5为避免环境污染,基础设计、施工同时要考虑泵的泄漏、冲洗液的储存或排放管。
2、设备安装
2.1设备正确就位在基础上之后,在拧紧地脚螺栓的同时,不要忘记拧紧防松螺母,以防设备与地脚螺栓间产生松动。
2.2电动试压泵和原动机连接的精确调整是zui重要的。
2.3在安装大、小皮带轮时要校正皮带轮的对准度
2.4有公共底架(撬装)的泵,制造厂家在出厂试车时,已对皮带的张力做了校正,但由于运输或吊装过程中,底架可能发生变形,因此,用户应在设备就位于基础上之后,必须重复检查皮带的张力。
2.5设备运转一段时间(约三个月左右),应重新按2.3条内容进行校正。校正后,可在泵、减速器、原动机的底脚板外侧面处焊上定位块,这样做的目的是:一可以避免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二可以使日后大修复位安装十分方便。
2.6泵的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否则会对泵带来不良后果。一般在泵的皮带罩上都标有旋转方向。如果没有泵旋转方向的标志,可采用下述方法来确定:面对泵的液力端,从泵的右侧观看,曲轴旋转方向应为逆时针。
3、吸入管道的配置
3.1单作用的往复泵在吸入口,应该为净正吸入压力,这样可帮助液体及时充满阀腔。避免和减少由气蚀而引起的不稳定运行。泵的输送介质不同,吸入净正压力也不同。配管时,必须保证吸入净正压力达到泵的技术参数要求的数值。增加供液槽的液位高度,用灌注泵送液等方法均可提高吸入净正压力。
3.2吸入管的管径应该不小于泵的入口孔的孔径。液体在吸入管线中的流速应小于0.8/S,对于带悬浮颗粒的流体,为防粒子沉淀,其流速可以高些。
3.3如果需要安装吸入稳压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泵的入口处。
3.4在吸入管线安装一只阀门(如闸阀、蝶阀、球阀),阀的通经不能使流体产生节流作用,否则会使泵吸入不良。
3.5在吸入管线的zui低位置处要装一只放水阀。zui高位置处安装一只放气阀。
3.6如有要求的话,可在靠近泵的进液口处安装压力表和zui低吸入压力报警装置。3.7在吸入管线中不能设置任何调节和节流装置。
3.8如果需要一个集水器作为多台泵的公共吸入口,那么从供液槽到集水器的总管内径的横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从集水器到各台泵进液口的各分管内径横截面积之和。这种配管方法,我们不*。
3.9在整个吸入管线上,必须安装足够的管夹和支撑架,这有助于消除管道的振动和变形。安装多少个支撑架视配管具体情况而定。
4、排出管道的配置
4.1排出管道内径不小于电动试压泵的排出口管径。
4.2靠经泵的排出口处不要安装任何弯头。在排出管道的转弯处,弯头应大于90°,否则会增加流体阻力。配管应尽可能短而直。
4.3如果需要安装出口稳压器,应尽可能靠近泵的出口处。在排出管线中,管线是畅通的,任何阀都是全启式的。
4.4安装一根旁路管线,以满足设备进行空载起动和泵在加载前润滑系统的充分循环。
4.5在排出管线的zui低位置处安装一只放水阀,在zui高位置处安装一只放气阀。
4.6泵的排出口附近安装一只压力表,如系统有要求,可安装高、低压力报警装置,先报警然后延时停车,保护设备。
4.7整个排出管线上,必须安装足够的管夹和支撑架,这有助于消除管道的振动和变形。安装多少个支撑架,视配管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