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机械制造信息化的分类与实现效果分析
阅读:641 发布时间:2021-12-20引言: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样大环境就要求机械制造业加快信息化的步伐。本文就机械制造信息化的分类,以及机械制造信息化实现后的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机械行业信息化旨在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企业管理、企业间协同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管理的信息化(高级阶段为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从而全面提升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应用规模、范围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为了加快我国机械企业信息化的步伐,尽快实现产业与产品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力度。
生产管理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检测线、现代物流系统及立体仓库等制造过程自动化,在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已有一定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快速响应能力。但投入产出比不理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机械制造信息化分类
1、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信息化
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信息化是指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制造、质量保证等技术和生产过程监控等手段和工具,通过产品和制造过程信息的处理,实现设计和制造的自动化,并向协同商务和产品全生命设计、制造拓展。工程机械行业作为机械类的传统产业,10多年来积极推广CAD应用工程,相对其它领域人员来讲,工程机械技术开发人员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将设计过程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在行业中业已形成共识。
2、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质量、成本财务等管理手段和工具,通过对经营管理过程的信息处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如企业改善管理水平的MRPⅡ/ERP,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办公自动化,改善上、下游工作效率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系统。

机械制造信息化实现效果
1、产品数据可视化
对于机械设备企业来说,一件产品需要多个产品组合来完成,属于正常现象,而这之中,所有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必须清楚可统计,在机械行业信息化系统内,所有生产相关的产品,无论是出入库,或者是在生产中,都能够通过系统快速统计,让企业管理者和相关环节的员工,对于产品的数量做到心中有底,确保了采购的准确性,保障了企业的效益。
2、生产工序可视化
对于不同的产品种类,乃至相同产品的不同的批量,产品的工艺过程都有可能变更,以确保企业资源利用和成本,所有的工序都能够在系统内一目了然,同时人员的考勤情况和库存也都一目了然,方便了企业生产的工序、机械设备、人员的合理安排,确保了产品的工期和生产计划的。
3、生产进度可视化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传统的办公,产品的生产进度把控。受到工作环境等问题的限制, 很难做到及时,往往需要管理层通过主管,再由主管到员工,才能了解具体的生产进度,亦或者,管理者亲自到现场督察,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是低效率的,注定被淘汰,但是在机械行业信息化系统内,无论是车间的生产进度,还是其他各环节的工作进度,都能够在系统内,随时办公,确保生产进度随时随地清晰可见,而这得益于ERP系统的移动化办公,只要有网,无论手头是电脑或者是手机,无论是在车间,还是在路上,都可以实现24小时无空间障碍办公。
通过文中的介绍,我们知道机械制造信息化的分类有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机械制造信息化实现后的效果有产品数据可视化、生产工序可视化、生产进度可视化等。更多机械制信息化的知识和应用,请关注我们的文章更新。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