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国产机器人,加油!

公司动态

国产机器人,加油!

阅读:564          发布时间:2015-9-5

产业火热 也有隐忧

    目前在工业产业和制造业中谈得做多的就是机器人了,随着自动化设备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已开始引入机器人进行生产,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不过有一个现实是必须要面对的--国产机器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机器人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本土机器人还需“加把劲"!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刺激下,工业机器人将在中国市场充分享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红利。然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会长毕亚雷指出,目前中国从事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企业中,规模大、品牌响的企业还不多,在伺服系统、控制器和减速器几大关键零部件领域有竞争力的更少。 


     据悉,机器人产业链上大体分为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系统集成和下游应用,中国在上游关键零部件与国外差距较大。在中国涉及机器人产业的公司,在中游即系统集成商领域佔比zui大,涉及相关企业1000家左右。 

    不经意间,曾被视为“概念"的机器人突然闯入中国市场,呈现增长。机器人协会统计,2014年,世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猛增54%,市场销量连续第二年位居*。


  据不*统计,国内已建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近40家;近两年间,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家机器人企业;相关制造企业总数从去年初的200余家,猛增至现在的800余家,仅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机器人概念的就已经超过50家。


  这样的速度与规模下,中国的机器人是否已经“人"满为患?


  201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1.2万台,只占国内市场销量的20%。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国产机器人占得*还不够大。同时,国产机器人更少,基本被跨国*垄断。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而国内不少企业却处在“三低"甚至“三无"阶段。在不掌握芯片、软件、控制系统等技术情况下,只能做点外壳和组装。


  身边的大市场看似诱人,“但若仅凭同质化低端扩张,而不追求突破,国产机器人产业和应用的未来都可能遭遇困境。结果,只能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忧虑地说。


  中国制造 还需努力


  机器人作为“制造业顶端的明珠"绝非唾手可得。范围内,美国提出“重新回归制造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大力推进机器人、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韩国也将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新兴技术,各自制定详细战略发展计划。


  中国机器人产业能否砥砺前行,积跬步致千里,zui终摘到这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品牌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特别是产业上游基础研发明显不足……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一些老问题同样存在于这个新产业中。


  “核心元器件、材料及制造工艺、还有系统设计、测试与验证。这三方面的不足,zui终导致国产机器人在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方面与国外有差距。"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洪光说。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要迅速提升国产机器人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政府、科研部门和企业形成合力,需要人才和资金的积聚,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组专家、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介绍,与国外以企业为主体不同,在中国,机器人发明申请和研发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制了成果的转化应用,zui终也制约了技术创新。“我国机器人技术方面成果转化率也就3%左右。机器人产业创新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他说。


  资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政策也需要重新审视。“要调动企业积极性,国家可多做减法少做加法,用减税代替项目补贴制。"曲道奎说。他建议国家可以多建大的研发创新平台和测试检验平台,修好产业发展的大公路,让各个企业在统一的赛道上自由创新地奔跑。 预计未来五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将高速发展,同时期待我国机器人迈向成熟之路的那一天。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