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庆云县大航机床附件制造厂>公司动态>互联网是推动工业4.0的东风

公司动态

互联网是推动工业4.0的东风

阅读:550          发布时间:2015-9-22

互联网是推动工业4.0的东风

 中国也提出了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并上升到了“中国梦"组成部分的高度,这就是中国的工业4.0版本,而问题是,我们的工业2.0,工业3.0在哪里呢?中国是一个相对特别的社会,我们不是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而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生产力远远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农耕文明直接一步迈进到工业文明,表面上看是生产大繁荣,中国制造风靡,而实质上这个繁荣是来自于我们泱泱大国拥有充足的廉价生产力,还有丰富的各种资源,我们输出的也只是廉价生产力和基础的生产制造,对于追求更*的生产力,对于工业4.0,我们的根基是不稳的,我们是手工作业、工业1.0、2.0、3.0混杂在一起度过了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们没有在工业2.0、工业3.0中得到充分的沉淀和积累,而这些正是工业4.0的基础。


  在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技术进步不是孤立事件:某个关键技术的出现,就像倒下一块多米诺骨牌,会引发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关键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为其他技术的诞生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其他技术的发展。所以,认识技术革命,不仅要重视关键技术本身,更要理解技术间的关联,才能看到技术发展的全貌和逻辑。在这样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看看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历程。

  *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催生的。它解决了机械动力问题,为纺织、运输、冶金等行业的机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机器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带动了机械制造、材料技术的发展,进而引发了内燃机、电动机的产生,为第二次技术革命铺平道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场革命中,流水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流水线的建设思路,是将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简单、标准的动作。由于这些动作恰好适合机器完成,就为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搭建了平台、开拓了空间,并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产线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推动的。PLC、DSC等控制设备的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还带动了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工具的产生。在数控机床内部和自动化的流水线上,机器几乎代替了所有的体力劳动,把操作工变成了“控制单元":通过、按钮、计算机来收集、处理和发送信息。这时,就来到了工业4.0的门槛上。

  推进工业4.0,只关注技术逻辑是不够的。无人工厂是工业4.0的*目标之一。但是,初的无人工厂早在1984年就诞生了,但却没有被企业界采纳。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还要理解背后的原因。*技术能否被企业采用,本质上取决于经济因素。例如,国内机器人的使用量很少,因为劳动力成本低,采用机器人不合算。过去建无人工厂,经济上往往不合算。要实现自动化,要把生产过程拆分成适合机器自动完成的简单动作;生产越复杂,拆出的环节就越多、投资就越大、经济性就越差。同时,这种产线往往缺乏柔性,只能生产相对固定的产品,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可喜的是,随着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PLC等智能设备的发展,现在建设全自动产线的复杂度和成本逐渐降低,无人工厂逐渐逼近经济可行的门槛。

  在生产过剩的年代,经济增长要依靠更好的服务,工业4.0推崇个性化定制就是这个原因。但要实现个性化定制,仅改变工厂是不够的,如何得知用户需求?设计成本和效率如何?如何获得后续服务?部件质量和交货期能否保证、采购成本如何?应对这些的挑战,必须依靠互联网,将用户、研发、服务、销售、供应商在一起,形成全新的价值网络,就可更经济地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推动工业4.0的“东风"其实是互联网。如果把CPS比喻成火车头,互联网就是铁路:有了互联网,CPS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用“火车"运送“服务"就具有了经济性。事实上,人类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使用CPS,重视服务也不是近的观念。但只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服务"才能更好地落地,CPS的开发和应用才变成“木桶的短边",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

庆云普锐思机床附件与你分享!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