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河北鸿翔机床防护罩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文章>“中国制造”究竟靠谁制造?

技术文章

“中国制造”究竟靠谁制造?

阅读:589          发布时间:2012-5-21

我国制造业居*四位。虽产量大,但品种少,档次低;虽制造企业多,但规模小,效益差;虽出口量大,但真正打上“中国制造”的并不多,具有的产品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一方面产业工人过剩,另一方面又严重缺乏既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掌握高超劳动技能的蓝领。 

  来自国家*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产量跃居世界*位,但整体的粗放式发展,也使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暴露无遗。资料显示,美国98.4%的典型产品技术源于本国研发,而我国只有43%。制造业新产品贡献率美国达到52%,而我国只有5.9%。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50%多一点,但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车、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左右被进口产品所占领。我国机床生产企业年均产650台普通机床,而日本精密机床公司一家的年产量就达4500台。 

  据国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1.4亿名产业工人,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居世界各国,令许多发达国家叹为观止。但是,我国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工只有245万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工所占比重相差36.5%。目前,全国拥有技师100万余人,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4%,约占职工总数0.4%。而发达国家则分别占20%和10%。技师更加少得可怜,全国只有7万多人,约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1%,约占职工总数的0.05%。也就是说,每1000名工人中,才有4名技师,每10000名工人当中,才有5名技师。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技师和技师的平均年龄普遍在52岁以上。人员少,年龄老化,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新的隐忧。   

  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制造企业相继出现了技师提前退休,跳槽外流,技术失传,人才断档的现象,使本就缺少高技能技术工人的制造企业雪上加霜。 

  技术工人素质低下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000亿元左右。一份资料显示,我国花巨资引进的*设备,只有极少数技术工人通过培训能够操作。但由于受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不高的影响,引进设备平均利用率只有70%左右。有人这样总结我国制造业现状:有*的产品设计,没有*的技术工人;有*的设备,生产不出*的产品。 

  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将增加25%,并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会持续走高。其中,技师和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至两番。显然,加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具有高水平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当务之急。 

  据悉,目前国家*正在会同*、*、*管辖的*大型企业等联合启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内容包括依托规模较大、技术*、管理规范和效益较好、度较高的100家企业和100家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一些重点职业领域的培训工作。     

  有关专家指出,蓝领工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提高我国技术工人素质,既需要职业技能学校与企业携手,形成优势互补共进,也需要技术工人本身加强自我学习和锻炼,更需要全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