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工段长王靖:新时代的工人
2017年04月11日 11:26机床商务网点击:8451
【中国机床商务网 专家学者】在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里,有这么一位“工段长”,每每提到他,领导和同事们都会赞不绝口,说他是一名会技术、懂管理、善实践、有理论的新一代“员工”。他,就是陕西省技师、陕西黄河集团工模具公司钳工工段长王靖。
1992年10月技校毕业后,王靖被分配到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工模具公司从事模具制造,成了一名普通的模具钳工。为了提高自身理论知识,1994年至1997年间,他不但自学了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出版的《钳工工艺学》《模具设计》等专业书籍,还自修了管理专业的知识,并取得专科学历。
钳工工段长王靖:新时代的工人
平日工作中,钳工面临大的技术难题就是零件压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和皱褶。2007年,公司接到了一份模具订单,使用航天铝钛合金,材料不但薄,而且硬,延展性差,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裂纹和皱褶。由于材料特殊、难以成型,王靖开动脑筋,总结出“紧密排点、逐点修研法”,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并结合局部加热、手工延展等技能手段,通过“带件碾配法”,提高了型面与数模的符合率。通过该方法,王靖的团队成功将加工出的零件交付厂家。直到后来接到国家航天局发来的贺电后他们才知道,加工的零件竟然是我国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使用的航天服背包的壳体。
除了钳工技术好,王靖还先后掌握了车、铣、刨、磨、焊等加工技术,并于2010年取得了叉车、行吊等特种设备的操作证书。他说,只有坚持自己与事业一同成长,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多年来,他提出并采用的创新设计、加工测量方法,有效满足了模具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控制了冲压件的外观质量,提高了生产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关论文得到模具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4年,黄河集团将王靖所在的钳工班组命名为“王靖班组”,在他所带的十名徒弟中,多数已经具备了中、技能水平,有的甚至还当上了班长。5年学基础,10年练本事。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坚守24年的王靖表示,现在,虽然人手紧缺,但活儿却不是谁都能干的。为此,他特别希望现在的年轻技工认清自己的责任,踏实肯干,坚持不懈地钻研技术。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和企业提供的广阔平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原标题:王靖:新时代的工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