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震:让数控加工业务不断降成本创效益
2016年01月27日 14:13机床商务网点击:6087
【中国机床商务网 机床人才】高长震是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装备部工装工艺工程师,1998年9月加盟公司。几年来,高长震通过改善活动,降低成本费用,直接间接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近450万元。高长震多次获得公司荣誉称号。
通过自学,他先后取得了加工中心技师和数控车技师双重资格证书。2007年大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数控车组名的好成绩,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大连市技术能手的称号,2011年享受金州新区首届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014年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
和创新零部件的名字一样,高长震一直在数控加工领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1998年9月,技校毕业后的高长震进入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工作,开始了他不断学习创新的探索。

高长震
从2001年大连创新引进数控设备开始,高长震就投入到数控加工这一业务领域。他的努力逐渐地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多次获得公司先进等荣誉称号,先后取得了加工中心技师和数控车技师双重资格证书。
学要有所用,工作之余,高长震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降成本创效益活动中。2009年以来,先后对多种产品的程序、刀具和夹具进行了优化和调整。2009年,在惯性环产品刀具改进项目中,他负责刀具的选型和切削参数的设定,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次刀具的改善为公司节约成本80多万元。2010年对德国哈茨硅油减震器0303壳体加工“u”形槽的刀具进行了改进,该产品的生产节拍由6分30秒提高到5分29秒,单件成本降低了1.59元。
2011年,德国哈茨公司的0239硅油减震器壳体突然要求增产,由月需求3000件提高到月需求8000件。而公司现有产能满足月产3000件还需要加班加点。高长震通过一周左右的现场观察、记录、分析、实验,并根据数控刀具特有的加工特性,对0239壳体产品进行新的工艺编排和程序的优化,月产能提高到4300多件。新工艺也得到了技术部门的认可,两组设备同时加工满足了订单需求。
2012年,高长震对某壳体进行了类似的改进,产品节拍由原先的10.9分钟降到8.4分钟,提高产能22%,并在其他类似产品生产线推广该技术,使各生产线的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2009年到2012年,通过对程序优化提高产能为公司创造的产值超过300万。
2014年公司开发德国道依茨皮带轮项目,38种产品,客户要求在2014年年底完成。看起来时间很长,可是把图纸标准化、毛坯厂的选定、毛坯样件的提交到检验等一系列准备环节的时间去掉后,留给加工试制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时间紧任务重,领导把试制生产环节安排给高长震。为了完成任务,高长震顶着压力加班加点干,到年底完成任务后,他都不记得加了多少班。可喜的是,2015年3月份得到客户的答复,对这次项目的开发很满意,并开始陆续下正式批量生产订单,并打算在下半年再下达60多种皮带轮让公司开发。有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和结果,高长震觉得加多少班都是值得的。
(本文来源:大连晚报)
通过自学,他先后取得了加工中心技师和数控车技师双重资格证书。2007年大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数控车组名的好成绩,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大连市技术能手的称号,2011年享受金州新区首届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014年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
和创新零部件的名字一样,高长震一直在数控加工领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1998年9月,技校毕业后的高长震进入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工作,开始了他不断学习创新的探索。

高长震
学要有所用,工作之余,高长震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降成本创效益活动中。2009年以来,先后对多种产品的程序、刀具和夹具进行了优化和调整。2009年,在惯性环产品刀具改进项目中,他负责刀具的选型和切削参数的设定,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次刀具的改善为公司节约成本80多万元。2010年对德国哈茨硅油减震器0303壳体加工“u”形槽的刀具进行了改进,该产品的生产节拍由6分30秒提高到5分29秒,单件成本降低了1.59元。
2011年,德国哈茨公司的0239硅油减震器壳体突然要求增产,由月需求3000件提高到月需求8000件。而公司现有产能满足月产3000件还需要加班加点。高长震通过一周左右的现场观察、记录、分析、实验,并根据数控刀具特有的加工特性,对0239壳体产品进行新的工艺编排和程序的优化,月产能提高到4300多件。新工艺也得到了技术部门的认可,两组设备同时加工满足了订单需求。
2012年,高长震对某壳体进行了类似的改进,产品节拍由原先的10.9分钟降到8.4分钟,提高产能22%,并在其他类似产品生产线推广该技术,使各生产线的产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2009年到2012年,通过对程序优化提高产能为公司创造的产值超过300万。
2014年公司开发德国道依茨皮带轮项目,38种产品,客户要求在2014年年底完成。看起来时间很长,可是把图纸标准化、毛坯厂的选定、毛坯样件的提交到检验等一系列准备环节的时间去掉后,留给加工试制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时间紧任务重,领导把试制生产环节安排给高长震。为了完成任务,高长震顶着压力加班加点干,到年底完成任务后,他都不记得加了多少班。可喜的是,2015年3月份得到客户的答复,对这次项目的开发很满意,并开始陆续下正式批量生产订单,并打算在下半年再下达60多种皮带轮让公司开发。有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和结果,高长震觉得加多少班都是值得的。
上一篇:“小巨人”何来“大能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床商务网,//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