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部(郑州)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第28届好博郑州工业展览会
2025-04-23 【机床商务网栏目 机床会议】密度仅为铝的2/3,合金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铁,轻金属镁正成为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3C电子及储能领域的关键材料。
5月27日,2025年镁基新材料及应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宁波南苑环球大酒店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等多位行业专家,以及上百位产业界代表汇聚“中国模具之都”宁波,围绕镁产业创新发展,尤其是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丁文江院士作主题分享
作为“中国模具之都”,宁波在模具制造领域底蕴深厚、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三和兴模具、天成模具、特润油品、九寰适创等会员单位参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宁波大榭天正模具有限公司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其中,展现宁波模具企业在镁产业发展浪潮中的担当。
年产超百万吨的轻量化明星材料
我国原镁产量已连续26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量达102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彰显出蓬勃强劲的发展态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矿产开采、冶炼加工到熔铸成型,中国镁业已构建起高水平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体系。”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组的当下,这一自主可控能力成为中国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镁比重较铝低约1/3,具备更为出色的压铸性能,且模具损耗更低,无疑是优化汽车重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理想之选。专家预测,到2030年,仅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镁合金的需求量就将突破百万吨级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我国轻量化镁产业在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自去年以来,4000T超大型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机惊艳亮相;镁合金汽车轮毂实现批量出口;全球首款半固态成型镁合金电驱壳体成功发布;全球最大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后车体也已走向量产。同时,镁在3C、氢能、航天等战略性领域的应用成果也不断涌现,多点开花。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负责人杨洁深入研究了2011年以来我国整车轻量化系数及不同类型车辆的变化趋势。她指出,近年来整车轻量化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为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带来了宝贵机遇。不过,镁合金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材料强韧性不足、延展性欠佳,表面氧化膜不稳定、耐腐蚀性差等。对此,除了持续改进材料性能,半固体压铸等工艺创新同样至关重要。
宁波企业如何抢抓“镁”好机遇?
作为制造业大市,宁波众多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早早布局镁合金产业。他们致力于打造涵盖镁合金材料研发、半固态压铸装备、模具制造、加工生产以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积极培育新的应用场景,挖掘行业发展新增长点。
以宁波大榭开发区的天正模具为例,这家曾经的传统模具制造企业,近年来紧紧抓住汽车轻量化发展机遇,与注塑、压铸等行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成功开发出行业领先的半固态大型结构件一体成型技术,大幅提升了镁金属加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企业董事长张小岩表示:“我们能从定制化装备到产品小样,为车企提供一站式全套解决方案。”布局镁合金新赛道,不仅让天正模具突破了传统模具生产的发展瓶颈,还将业务拓展至产业链下游。目前,企业正积极谋划在大型车企周边建设工厂,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
宁波模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小岩
作《镁合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主题报告
日趋稳定的原材料成本和不断革新的装备工艺,促使龙头车企加速整车轻量化创新步伐。极氪汽车将整车数百个零件逐一拆分,分阶段推进轻量化开发。极氪先进材料开发负责人王健透露:“不同产品推进速度各异,有的处于预研阶段,有的正在验证,其中一款镁合金电机外壳已实现量产。”作为一家志在开拓全球市场的车企,极氪已成功实现发动机、整车架构技术出海,而轻量化将是其下一个重要目标。“今年,我们计划在一台整车上使用超过50千克的镁材料。”王健认为,未来汽车将是多元材料与多种工艺融合的产物。若想在与碳纤维、轻质钢等材料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镁基新材料必须在产业链配套协作方面持续发力。他呼吁行业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企业间合理分工、紧密协作,加快镁基新材料在整车轻量化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5月28日,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宁波大榭开发区天正模具有限公司、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伯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实地考察,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了宁波企业在镁合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也为行业未来合作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与可能 。
参观天正模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