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名企在线 市场分析 国内新闻 机床上下游 机床会议 展会快报 企业参展 科技动态 新品出炉
  • 友嘉国际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
摘要后疫情时代,随着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新方法,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机床商务网栏目 工业机器人】后疫情时代,随着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新方法,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ABB通过研究2022年推动机器人需求增长的几大关键趋势,对本年度机器人市场增长作了相关预测。
 
  通过与客户沟通、开展市场调研以及对全球多个行业的250家企业进行民意调查,ABB最终确认了将在2022年影响机器人市场需求的三大关键趋势
 
  趋势1、电动汽车将为汽车制造业带来全面变革
 
  随着许多国家相继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限制和淘汰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领域的竞赛已然加剧。这意味着制造商在从内燃机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时,不仅要实现复杂的多样化生产,同时还要确保产品符合全球各地对电动汽车的不同监管要求。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更高速度和柔性将促使新老制造商由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向模块化柔性产线转变。
 

 
  马思康ABB机器人业务部全球负责人:从传统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变不仅涉及动力系统的改变,更是向数字化汽车的迈进。在转型过程中,机器人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越来越多,比如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AMR)。这一结合将帮助制造商在工厂范围内优化配件运输,并实现可扩展的集成式模块化生产单元——虽然过去常用于电子商务和消费品行业,现在却已成为汽车行业提升柔性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不二选择。
 
  另一个重大转变是电池生产线将更贴近汽车组装线,以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当地需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厂家需要新建厂房。
 
  趋势2、电子商务加速蓬勃发展
 
  消费者行为和预期的改变正促使企业寻求新方法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开放全渠道零售,从而拓宽销售渠道。此外,调整产线和分销流程也有助于企业实现个性化的产品生产和交付。伴随着这些变化,数以千计的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完成安装,而五年前这些地方还不曾使用机器人。相信在消费行为改变和劳动力日益短缺的双重影响下,2022年的自动化进程将持续提速。
 

 
  在这一趋势下,市场对轻巧型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断攀升,自动化技术也将深入到仓储配送等新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技术中的运用愈加成熟,学习型机器人将成为主流,我们有望见证此类技术与AMR技术的结合,并在智能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柔性速度效率的同步提升。
 
  ——马思康
 
  趋势3、机器人随处可见 人员技能亟待提升
 
  诸如ABB YuMi®、GoFa™和SWIFTI™协作机器人这样的体积更小、价格更低,且操作简单的机器人有助于消除企业投资机器人的顾虑,加速机器人在通用工业、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自动化选项。
 

 
  马思康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互联数据采集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推动力。通过分析在智能自动化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生产者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同时,包括ABB RobotStudio® 在内的先进灵敏的模拟和编程软件将参与机器人从调试到上线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它们将配合AR和VR工具,为客户带来更加简单易用的自动化技术。”
 
  机器人人机协作分担任务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可以帮助企业更加轻松地在包括建筑、医疗实验室、餐饮、零售在内的新环境中运用智能自动化技术。
 
  未来,机器人在工作场所将随处可见,工程师和工作人员需要重新接受培训,而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学校也需要增加机器人技术培训课程,因为编程、操作和维护机器人所需的技能在自动化的未来世界不可或缺。
 
  变化的十年
 
  上述机器人自动化转型历程中的最新趋势必将进一步促进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马思康总结道:
 
  在过去,自动化的重点一直放在提升生产力和改善质量,即扩容增效。然而,我们今天正经历着30年来最大的变化,当下,柔性简单易用才是致胜关键。如今,柔性作为一种战略性需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影响着从制造、物流一直到消费端的整条价值链。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则是提升柔性的重要工具。
 
  ABB希望通过机器人技术、移动机器人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推动创新,同时提供数字化服务和相关培训,帮助客户从投资中获得最大收益,并助力客户实现柔性生产和业务增值。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服务咨询:0571-87209768

展会合作:0571-87381969

新闻编辑:0571-87381969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公众号
  • 小程序
Copyright jc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机床商务网-机床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