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作为一家数控系统企业,为何能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比亚迪、美的集团、京东方、中国中车、阿里巴巴、大疆、宁德时代等行业大佬一起,屡屡跻身中国智能制造百强榜的,小编来一一为您揭秘。
智能制造的核心——数控系统
在全球制造业产业变革的进程里,制造业对生产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制造业产业升级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上先进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对智能制造需求旺盛。根据中国工控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市场规模由1421亿元增长至1865亿元,预计2025年达2347亿元。智能制造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黑灯工厂”应运而生。
试想一下:在黑暗的工厂内,生产线上空无一人,只有设备状态指示灯、品质检测灯及激光发射器的微光彼此闪烁。一排排零部件有条不紊地传输运转,高大的机械臂灵活地分拣物资……整个工厂具备自我思考、有序生产的能力,仿佛一个有智慧的机械生物体。这是理想的智能工厂,也称“黑灯工厂”。
智能工厂(黑灯工厂)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的生产模式,工厂内人、机、料自主协同,自组织、高效运转;工厂间,通过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了价值链的共享、协作,生产效率、产品成本和质量、个性化定制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建设智能工厂的前提是工厂内各类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等各种智能设备的数据信息可以实现高效采集和互联互通,然后用网络把工厂内的各种智能设备、自动化机器与检测、电力等其他设备或CAD、CAM、CAPP设计软件等,都串连起来。同时,相关数据还必须传输到以负责生产运营资料的 ERP、MES 为主的工厂运营系统,以及工厂高层用于做决策的软件系统。
实现以上所述的智能工厂大数据互连互通,其核心技术是各类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大数据技术。只有建立以数控机床CPS模型、大数据采集与存储、开放式云计算应用架构、机床互联通信协议为技术基础的大数据中心,实现对数控机床等智能设备的7×24小时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建立数控机床的“数字双胞胎”,才能为数控机床智能化应用集成提供必要基础,才能建设真正的智能工厂。
数控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大数据平台,它实现了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面对接,使数控系统不仅是一台机床或者机器人的控制器,而成为工厂信息化网络的一个节点。
总之,数控系统不仅仅是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更是黑灯工厂的“黑”科技,是智能工厂的大脑。

华中数控有哪些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1、指令域大数据
华中数控把云计算、大数据及物理信息融合系统等新技术用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指令域示波器”的加工过程大数据分析中心。大数据中心以华中8型数控系统大数据采集接口为基础,研究车间设备互联协议,建立数控机床、生产线、车间CPS模型,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云端冷热数据兼备及分布式存储,最终实现数控机床7×24小时实时监控和大数据采集,建立数控机床的“数字双胞胎”,实现机床G代码优化、健康诊断、断刀检测等智能应用,开创了大数据在数控加工领域应用的新途径,为智能制造智能化服务集成提供必要基础。

指令域大数据
2、iNC-Cloud数控云管家
工业互联网为智能制造带来了创新与变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华中数控跟随时代的步伐,用数据驱动产业生态发展,自主研发iNC-Cloud华中数控云管家,以工业大数据为核心,以“多源感知”、“存储分析”、“标识溯源”、“信息安全”四大体系为支撑,全方位助力企业形成数字生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iNC-Cloud数控云管家
3、NC-Link互联互通协议
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设备的互联互通。华中数控牵头成立了“数控机床互联通讯协议标准与试验验证”项目,建立统一的数控机床互联互通协议标准(NC-Link)。NC-Link协议主要应用于异构设备、系统的连接与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打破因工业设备通讯接口相异造成的“信息孤岛”,构建面向整个工厂、产线或车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产品溯源、生产过程监测、车间生产管理、预测性分析、设备远程运维等智能应用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的数据服务。
华中数控系统标配NC-Link通讯协议模块,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机床、数控系统、机器人以及MES、ERP等设备及软件之间进行互通互联,为智能工厂中配置不用系统的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其他设备提供了”统一的语言”。

NC-Link协议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