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名企在线 市场分析 国内新闻 机床上下游 机床会议 展会快报 企业参展 科技动态 新品出炉
  • 友嘉国际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

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正式揭牌

名企在线 2019年11月04日 17:26:15来源:通快 8012
摘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德两国日益增多的交流互访,如何促进中德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助力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商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机床商务网栏目 名企在线】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中德两国日益增多的交流互访,如何促进中德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助力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商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通快始终重视中德优势资源互补,推动其共同发展。就在前天,通快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在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通快中国总部联合举办了2019中德激光加工技术研讨会暨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和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揭牌仪式。此次揭幕仪式热闹非凡,汇集了众多行业大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Harald Kohn先生、通快(中国)激光事业部总经理黄哲先生、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铸国教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Thomas Elz领事分别致辞,共同回顾了中德技术交流成果,并欢迎了现场逾80位嘉宾。
 
  黄哲先生表示技术创新是通快的基因,我们希望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激发更多技术领域的研究创新,推动整个工业激光行业的进步。
 
  上午11点时迎来了本次活动的高潮,通快(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德国GFH GmbH、德国ITC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确认了合作关系。
 
  通快(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德国GFH GmbH、德国ITC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接下来的揭牌仪式上,黄哲先生和李铸国教授共同为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揭牌。未来,通快和上海交通大学将以技术创新为纽带,有效整合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一个专业的激光创新平台。通快作为激光技术领域的,将致力于为上海交通大学提供资源共享、实习基地等科研课题方面的校企合作项目。
 
黄哲先生(左)和李铸国教授(右)为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中德两国的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还围绕超短脉冲激光、微加工设备和金属增材制造领域为主题举行了激光技术研讨会。来自通快、上海交通大学、德国GFH GmbH、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云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演讲嘉宾们和与会者分享了新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和应用成果。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应邀参观了通快第二大激光应用中心。该激光应用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整个亚太,可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激光应用经验,涵盖焊接、切割、微加工、打标、熔覆、增材等。本次揭牌的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也将以通快太仓激光应用中心为依托,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项目提供硬件、技术等支持。实验室里完善的设施、精美的样件以及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应用工程师们都让与会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4年,中德政府激光科技合作项目(CHINLAS)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签署。通快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批企业和高校代表,在过去的15年间取得了激光科研和应用方面丰硕的成果。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味着通快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
 
  (原标题:中德联合激光应用中心正式揭牌)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服务咨询:0571-87209768

展会合作:0571-87381969

新闻编辑:0571-87381969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公众号
  • 小程序
Copyright jc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机床商务网-机床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