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名企在线 市场分析 国内新闻 机床上下游 机床会议 展会快报 企业参展 科技动态 新品出炉
  • 友嘉国际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往期回顾

人民币暴涨逾千点,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本网原创 2017年06月05日 17:59:49来源:机床商务网 11104
摘要就在一周前,投资信用评估机构穆迪宣布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而让人大感意外的是,人民币并未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大跌,反而从5月24日至31日的6个交易日内,大涨逾千点。

  【机床商务网 本网原创】就在一周前,投资信用评估机构穆迪宣布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而让人大感意外的是,人民币并未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大跌,反而从5月24日至31日的6个交易日内,大涨逾千点。
 

今年5月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逾800多点,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逾千点。5月3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走强,连破多道阻力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突破6.82关口,刷新逾半年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突破6.76关口,亦刷新逾半年来的新高。
 
  对于制造业来说,人民币升值,这确实是一件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事情。
 
  货币升值,必然会带来用人成本的增加,而我国制造业中占绝大部分的主力又一直都是以代工外向型的贸易为主,这不禁让人有点担心,这以后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艰难了?
 
  拿机床行业来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业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稳增长”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市场新动能和投资新热点的拉动等综合因素作用,引发了行业从去年开始的这一轮市场需求回暖,并预计今年机床工具市场和产业运行将呈现趋稳向好的态势。
 
  但是,暖气都还没感受到,一个晴天霹雳,人民币暴涨了!
 
  很多人安慰自己,莫慌,这只是一个短暂性的调整,人民币会稳定下来的,可谁的心里也没个底儿。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虽然舆论上目前依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沈阳机床的“i5智能制造谷”遍地开花,大连光洋突破技术垄断,其拥有核心技术的数控机床被批准应用于航空航天......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当然也昭示着我国机床行业在不断取得成绩和进步,也证明了我国的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整个行业里解决了八成以上的人口就业,且为行业制造了绝大部分的财富的千千万万民营机床企业,他们的生存,依然很艰难。
 
  过重的税负,加上研发能力的严重不足,绝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目前且在将来不短的时间内,依然会处于核心技术缺失而继续做零部件代工等低端生产的位置。而人民币升值如果持续下去,将使本来就已经出现劳动力成本升高而外贸订单流失严重的地区更加雪上加霜。

按常理说,货币升值,会对本来已经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应该享受更多价廉物美的货物,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但是,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平价,由于多年来人民币的发行严重过剩,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实际上在下降,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内实际上是在贬值。
 
  在国内进行生产的企业,工人的工资、厂房的租金、税费、国内购置的原材料等等都是使用人民币支付,所以人民币的实际贬值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而做国外订单,大都是用外币(尤其是美元)进行结算。其它一切不变,只有货币的汇率发生了变化。
 
  以生产一件轴承为例,假定它在国内的成本是6.5元人民币,按照过去的汇率是1美元兑8.2人民币。厂家在国外卖1美元,它就可以得到8.2元人民币,扣除6.5元人民币的成本,它还有1.7元人民币的利润。但现在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兑6.3人民币,如果还是卖1美元,那现在只能得到6.3人民币,这样该厂家是6.5元的成本,6.3元的售价,这个厂家还亏损0.2元。它相对外币来说成本比过去高了不少。
 
  这样的情况下,原本很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得到缓解,反而由于环境上外币的贬值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而目前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出口转内需的路子势必行不通。
 
  所以,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广大的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将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不过,也有中国证券报引述来自一线交易员的新消息显示,有迹象显示,本次人民币升值,主要来自于国有大行等多家中资金融机构一致共识下的携手做多,目的是对穆迪负面评级的反击。
 
  但愿这是真的。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机床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机床商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机床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服务咨询:0571-87209768

展会合作:0571-87381969

新闻编辑:0571-87381969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公众号
  • 小程序
Copyright jc3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机床商务网-机床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