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黑暴烟应耐心等其成熟落黄,以防烤时变黄、脱水困难。但也不可使其过熟,以防挂灰或烤黑。一般情况下,宜在叶尖明显落黄、叶面起黄斑,约八九成熟时采收。装炕密度要适中,装烟要均匀,防止上下棚烟叶之间重叠挤压。 调制老黑暴烟的技术要领是:选用传统烘烤工艺,并依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通常掌握干球温度较高,湿球温度稍低,促使烟叶在变黄过程中及时变软。转火前的变黄程度宜偏低一些,早转火,慢升温,稳定色,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促烟叶缓缓失水,完变黄,防止烤青、挂灰与烤黑。其大体的工艺要点为:干球起点温度约39℃或更高(越黑暴越高),干球达到起点温度时的湿球温度约36℃,控制干湿差3℃左右,促使烟叶在缓缓失水变软中变黄。 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逐渐升温,不可升温过急,应在47~48℃温度条件下停留一段时间,使烟叶变黄九成左右,50℃之前达黄黄筋(十成黄)。在烟叶完成定色之前,湿球温度不宜超过38℃。烧火要准,升温要稳,不得猛升陡降,以防挂灰。 (2)嫩黑暴烟:多系高水肥,高密度,养分不协调,氮量过多等条件下形成的下部烟叶。叶片肥大(烤干后叶片薄),浓绿、嫩绿不易落黄,组织疏松,含水多,含干物质少,内含物不充实,保水能力较一般正常烟叶强,比老黑暴烟弱。烘烤时往往前期变黄过慢,而后期变黄较快,变黄后变黑也快,较难定色,易烤黑。同时也容易怕烤黑致使变黄不足而烤青。烟叶脱水不十分困难,但因含水多且水分较易集中蒸发而致使排湿(从炕内到炕外)困难,易造成蒸片现象。从一定角度上说,嫩黑暴烟更难烘烤。 对嫩黑暴烟应注意适熟采收,防止过熟。生产上流传的“七成收八成丢”的经验即源于此类烟叶。编烟上竿宜较稀,不可过稠,大叶片可以一片一把(每竿编60~80片)。装炕密度宜稀不宜稠,以防排湿不顺畅。同时,装炕要装挂均匀,防止相互重叠挤压。 调制嫩黑暴烟的技术要领是:采用传统烘烤工艺,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通常,掌握干球温度宜偏高,湿球温度宜偏低,促烟叶先变软再变色。转火时的变黄程度宜低不宜高,以防变过而烤黑。转火后,加强烧火与通风排湿,促烟叶较快干燥。只要多数烟叶可以烤黄,就可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允许烤后有一定数量青烟)。若片面强调“全烧黄”,就会适得其反,易烤成黑烟。生产上所说“炕烟不离青,离青容易烘”就是指这类烟叶而言。其大体的工艺要点为:干球起点温度约40℃或更高(越黑暴越高),有时可达42℃或更高,湿球温度控制在36℃左右,维持4℃以上的干湿差,促烟叶在变黄初期,先变软后再变黄。在诊断烟叶变黄程度时,应全面观察,既注意叶片、又注意叶基,既看叶缘、又看叶脉,防止局部变黄过快或过慢,出现操作失误。随着烟叶的变黄,应及时升温,不宜在某一温度下久停,“宁叫火等烟,不叫烟等火”。当烟叶变黄五成左右时,应升温达45℃。从烟叶变到五成黄开始,烟叶变黄速度可能明显加快,应注意及时干燥定色。故45℃后应加强烧火,同时加强通风排湿,即“大烧火、大通风、大排湿”,防止因干燥定色不及时而烤黑。整个变黄与定色过程中,湿球温度宜控制在36~37℃,一般不超过38℃。
:我公司以生产加工的模式经营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 控制(调节)仪表; 烤烟房,烤烟控制器,烤烟炉,烤烟循环风机,鼓风机,冷风门,百叶窗,生物质燃烧机,烤烟烟夹,加工方式为生产加工,工厂坐落在昆明安宁市中冠建材市场后面,占地5000平米,工人100多个
产地 | 国产 | 类型 | 烘箱 |
---|---|---|---|
售后保修期 | 1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