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模组KK8010-340/KK8010-440/KK8010-540
烧钻事故多发生于比较软的地层中,尤其容易发生在由硬岩层进入软岩层以后。因进度由慢转快,但忽略了要同时加大给水压力及给水量,由于给水量小不能将岩粉排出,孔底岩粉愈聚愈多,循环条件越来越坏,渐渐地水压就顶不动岩粉。继之,冲洗液停止循环,粗径钻具周围岩粉经钻磨变为糊状,钻具与孔底摩擦所产生的热,不能及时地被冷却散掉,孔底温度不断升高。仍继续钻进,越在下面的钻具,离水越远,泥糊越稠。最后,*成为干钻。摩擦力越来越大,将钻具塞死在孔底,当时孔底高热,于是粗径钻具与地层牢牢地烧结在一起。
车床模组KK8010-340/KK8010-440/KK8010-540
淤钻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在产生岩粉很多的地层,没有注意洗孔,以致孔内岩粉聚集,钻进中因断水,或给水量过小使岩粉沉淀;或是通过流砂层没有隔绝处理,钻孔深了,上面的压砂过重,水压顶不上来;或是钻进中遇到的流砂层压力很大,流砂漫起,把钻具淤埋。
如钻入上述地层,感到钻进紧滞、泵压升高、动力机吃力时,即应引起警惕,尽量加大给水量进行工作。并注意:
1) 因故暂时停水,应立即起出钻具
2) 起钻时,将立轴内钻杆抽出1~2根后再停水
3) 下钻时,配好机上钻杆使够一次进尺的长度。避免中途停水加钻杆。
4) 钻进过程中,随时观察回水和水压表的变化,注意水泵及流量表的工作情况。
5) 在通过流砂层中,即下套管隔离,并进行止水,换小一级钻具钻进。
6) 在产生岩粉比较多的地层,随时注意洗孔,保证孔内清洁。
7) 检修好水泵,保证水泵的安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