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设备
潮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设备
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设施选择需考虑用地条件、地形、生活习惯、排放标准、经济条件、规模等因素。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对需达到一级A的,工艺还需具有深度处理功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预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有除渣、调节、提升污水、沉砂等,设施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和提升泵等,一般为一体化设计,是保障后续生化处理稳定运行的关键。
按照目前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工艺可通过生物除碳除磷脱氮达到排放要求,除磷也可以采用稳妥的化学方法去除,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或组合工艺。农村 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生物膜法较多,生物载体包括悬浮填料、无机滤料、有机化学滤料、天然滤料、半软性填料等。
工艺选择原则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如下:
(1)稳定达标
集中式或分散式处理工艺及设施选择需针对农村水质和水量特点,考虑运行管理模式,确保处理出水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经济实用
优先选用技术成熟可靠、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少和能耗低的处理工艺。
(3)运行管理简便
针对捆绑打包专业管理或单一管理模式,选择能适应管理水平的工艺和设施。
(4)易检耐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体积小,尤其一体化设备更需要重视设施性能的耐用持久性以及检修的简便性。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年限要求可在15至30年。
(5)生态造形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污水处理设施整体建设要求达到生态效果,与周边环境融合,重视臭气、污泥和污水外露造成居民厌恶问题,避免出现避邻问题,把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个生态景观作品。
预处理单元介绍
(1)化粪池
化粪池作为农村居民排出粪水接入公共污水管道前的处理单元,实际使用普遍,其结构简单、效果较好。它具有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作用,是以去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标的污水初级处理设施。
通过化粪池的预处理可有效防止管道堵塞,亦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农村粪便污水从住宅排出后,直接进入三格化粪池,在化粪池内通过厌氧生物分解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后,再经过收集管道输送至后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格栅
格栅可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木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有利于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单元前应设置格栅,格栅井可与集水井合建。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格栅井处设置溢流口,暴雨时雨水可从溢流口溢出避免对后续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
(3)沉砂池
通过设置沉砂池可预先去除污水中的砂粒,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稳定运行。处理一定规模污水和有一定数量散养家禽住户废水的集中处理应强化沉砂池设置,其它情况废水处理可使设置的集水井具有沉砂功能。
(4)调节池
为减小对二级处理单元的冲击,应设置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化、调节。一般情况下,可使设置的集水井具备所需的调节功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根据2015年开展的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研,广州、佛山、惠州、中山、汕头、潮州、江门、河源、阳江等市目前已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共计(含已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1609个,其中珠三角地区合计共1344个,粤东粤西粤北6市265个。已建的农村处理设施中“厌氧池+人工湿地”或“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设施合计规模为12.3万m3/d,占比65.6%;“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合计规模1.9万m3/d,占比10%;“A2/O”合计规模1.2万m3/d,占比6.5%。其余采用了MBR工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格栅+厌氧池、厌氧池+生态塘等工艺。
根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抽样调研资料显示,出水污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1%,BOD平均去除率为66%,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9%,总磷平均去除率达到7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大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有力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百姓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家庭基本都安装自来水、不同季节可随时使用的淋浴装置及可冲洗的蹲厕或坐厕等便民设施,大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环境。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用水量的增大,产生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加,已污染了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部分地区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目前国内对村镇污水的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具有自主研发、生产及运营村镇污水处理设备的高科技企业较少,其中固润科技就是为数不多中的一家,研发生产的设备有相对较集中处理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较分散的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分户式生活污水净化罐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