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8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口径
医院污水较生活污水复杂,医院产生的污水中含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等。
1、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废水等。而且不tongxing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2、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其主要污染物指标:COD300~2000mg/L,SS 3.5~568mg/L,NH3-N6.4~9.2mg/L,动植物油174~421mg/L。
二、污水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量。生化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愈多。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微生物的活动与温度有关,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以20°C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一般需20天左右才能基本上完成*阶段的分解氧化过程,即测定*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20天时间,这在实际应用中周期太长。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约为*阶段生化需氧量的70%左右。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mg/L为单位)。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以*作为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或简称OC。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强于*,所测得的COD值是不同的,在污水处理中,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重铬酸钾化学需氧量与*阶段生化需氧量之比,可以粗略地表示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可能程度。
日处理8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口径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COD较高,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则曝气系统耗能过高,因此渗滤液原液应先经过厌氧反应器降低有机污染物浓度后再进行好氧工艺处理。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一般在500~2500mg/L,因此好氧处理单元应选用脱氮负荷高、脱氮效果好的工艺。膜生化反应器(MBR)由于超滤对微生物*截留,使微生物的泥龄达到并且远远超过了硝化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时间,并且可以繁殖、聚集达到*硝化所需的硝化微生物浓度,这样使得废水中的氨氮能够*硝化,同样污泥龄的延长以及高浓度的微生物也大大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RO膜能够很好地脱除离子和有机物,反渗透膜比纳滤膜有更高的脱除率,反渗透通常能脱除给水中99%的盐份,进水中的有机物的脱除率≥99%。
序批式生物膜法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功能,水力条件好,抗冲击负荷强,生物浓度高,可适合世代时间较长的消化菌生长(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
(4)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有机废水,需要足够的供氧量,但是传统的供氧方式难以满足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氧的需求。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及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常见的脱硝技术中,根据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降氮减排的技术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从源头上治理。控制煅烧中生成NOx。其技术措施:①采用低氮燃烧器;②分解炉和管道内的分段燃烧,控制燃烧温度;③改变配料方案,采用矿化剂,降低熟料烧成温度。
另一类是从末端治理。控制烟气中排放的NOx,其技术措施:①“分级燃烧+SNCR”,国内已有试点;②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国内已有试点;③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目前欧洲只有三条线实验;③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国内水泥脱硝还没有成功经验;④生物脱硝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
国内的脱硝技术,尚属探索示范阶段,还未进行科学总结。各种设计工艺技术路线和装备设施是否科学合理、运行是否可靠?脱硝效率、运行成本、能耗、二次污染物排放有多少等都将经受实践的检验。
脱硝技术具体可以分为:
燃烧前脱硝:
1)加氢脱硝
2)洗选
燃烧中脱硝
1)低温燃烧
2) 低氧燃烧
3)FBC燃烧技术
4)采用低NOx燃烧器
5)煤粉浓淡分离
6)烟气再循环技术
燃烧后脱硝
1)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
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
3)活性炭吸附
4)电子束脱硝技术
其中SNCR脱硝效率在大型燃煤机组中可达 25%~40% ,对小型机组可达 80%。由于该法受锅炉结构尺寸影响很大,多用作低氮燃烧技术的补充处理手段。其工程造价低、布置简易、占地面积小,适合老厂改造,新厂可以根据锅炉设计配合使用。
与经典SBR工艺相比,ICEAS工艺具以下特点:
a.沉淀特性不同
ICEAS的沉淀会受到进水扰动,破坏了其成为理想沉淀的条件。为了减少进水带来的扰动,一般将池子设计成长方形,使出水近似于平流沉淀池。
b.理想推流性能和污泥膨胀的控制
由于连续进水,ICEAS丧失了经典SBR的理想推流和对难降解物质去除率高的优点,而且不能控制污泥膨胀的发生,所以需要设置选择区。
c.因连续进水而适用于较大型污水处理厂
连续进水不用进水阀门之间切换,控制简单,从而可应用于较大型的污水
1、压缩双电层
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
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层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在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
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兼具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者的优点。相比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滤池法,它具有比表面积大、污泥浓度高、污泥龄长、氧利用率高、节省动力消耗、污泥产量少、运行费用低、设备易操作、易维修等工艺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工艺特点:
①用分段法提高净化能力。生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有机物被吸附在污泥上或存在细胞内进行生物合成,这个吸附合成速度很快。第二阶段的生化过程以氧化为主,速度较慢。
②用加接触层的办法来提高沉淀池效率。对沉淀池的生物膜采取沉淀的办法,而对细小的悬浮物采取滤层截留的办法,沉淀池取上升流速6.5~7.5m/h;澄清区停留15min。
③接触氧化工艺只需0.5~1.0h就可以达到活性污泥工艺8h的效果。主要靠生物膜,把氧化池分为两段,沉淀池加接触层,接触氧化池分离下来的污泥含有大量气泡,宜采用气浮法分离。
由于溶液中无机盐可以透过超滤膜,不存在无机盐的浓度极化和结垢问题,因此在预处理水质调整过程中一般不考虑它们对膜的影响,而重点防范的是胶质层的生成、膜污染和堵塞的问题。
2 操作参数正确的掌握和执行操作参数对超滤系统的长期和稳定运行是为重要的,操作参数一般主要包括:流速、压力、压力降、浓水排放量、回收比和温度。
采用常压操作,塔顶操作温度约为105℃,塔底操作温度约为110℃。利用蒸汽循环工艺对含氨废水进行汽提脱氨,选用SS316L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