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处理1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功能
医院污水经化粪池、格栅池、调节池、水解 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经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进入污泥浓缩 池,污水再经过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处理可基本杀死细菌和病毒蛋白质,混匀 器的作用有利于二氧化氯与污水充分混合,保证二氧化氯的杀菌结果;本发 明工艺流程简单、布置紧凑、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可在节约成本的条件 下,实现对医院污水进行有效的深度综合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一般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为:
1、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2、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3、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4、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1912年由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的。他们对污水长时间曝气会产生污泥,同时水质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继而阿尔敦(Arden)和洛开脱(Lockgtt)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
一天处理1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功能
工艺确定:常规水处理工艺可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一般适用于水量较小(一般在5000T/D以下)、水质较为稳定、浓度不是很高的低浓度污水水质,同时由于生物膜培养较快(一般夏天为7-10天,冬天为15-20天),系统调试好
后运行稳定,可操作性较强。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水量较大,水质有一定的波动,中等浓度或高浓度水质,同时由于活性污泥培养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0天左右),系统运行中操作管理较繁,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
污水水质按常规设定:CODCr ≤ 300mg/l,BOD5 ≤200mg/l,及结合我厂以往工程实例,推荐使用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拟用 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为主体的生化处理方法。
本工程污水中有机成份较高,BOD5/CODcr=0.6,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比较经济。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池和O级池两部分。生活污水通过格栅拦污进入调节池,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在*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经过*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
*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O级池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在*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2.0mg/l以上,气水比12:1; O级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进入*池,回流比为100%-200%;一部分流入竖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进入消毒出水池,经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由气提装置提升至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内浓缩后的污泥采用粪车外运作农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