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00立方/天质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要求:
1、在原材料的采购上,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国内优质材料;
2、设备制作严格遵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程序,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满足设计要求、产品质量要求;
3、设备现场安装严格按工艺规范进行施工,布局合理、美观,创优良工程;
4、采用的是高品质材料和的工艺,并在各个方面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能要求。并保证其货物经过正确安装、合理操作和维护保养,在货物寿命期内运转良好。在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由于设计、工艺或材料的缺陷而造成的任何缺陷或故障负责,负责弥补损失。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300立方/天质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提供三种安装方式:地理式、地上式和半地式,在选择安装方式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对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用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效果较差,应将污水处理设各安装在冻土层以下,可利用地热的保温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在其他地区选择安装方式主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来选则,从安装、维护角度出发应选择地上式或半地埋式,从节省土地角度出发应选择地理式,如果对周围境影响不太大时应选地上式,因为地埋式存在如下问题: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维修、维护保养不方便;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能因为进入基础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而损坏:在地下的电气系统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会影响其使用寿命。电气安全也将受到影响。
第二阶段
采用逐步增加废水处理量的办法,进行培菌,驯化工作,本阶段用间断水方法,每隔半天进废水一次,换水体积1/2-4/5,逐步增加。
具体步骤如下:
1.关闭鼓风机出风阀门,关闭鼓风机,停止充气,静止沉淀30分钟,水泵提升废水至厌氧池,水量根据需要测出水泵实际水量,可根据出水口水流断面形状,及水流速度,(根据经验取2~2、5M/S)控制水泵开启时间,进行换水。
2.换水完成后,关闭水泵电源,停止进水,然后开动风机进行曝气,待半天后,重复以上步骤。
3.当换水体积达5/6时,观察氧池内生物膜长情况,如好氧池进水端填料上所挂生物呈黄褐色,出水端呈攀橙黄色,则说明好氧池内生物膜已培养完毕,观察好氧池出水,进一步调整进水流量,尽量减少污泥带出。
4.检测COD支除率达60%时,即可开启水泵连续进水,以上阶段大约10-15天完成。
5.根据污泥去除COD效率情况,可再酌情考虑投加葡萄糖、化肥,进一步调整BOD:N:P营养结构,控制比值详见好兼收并蓄池操作管理。
培养
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量MLSS、SV的值,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测量MLSS、SV的值,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测量污泥MLSS、SV的值,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低噪音的漩涡风机,体积小,安装方便,可安装在设备上,不需要单独建设风机房,出水消毒采用紫外线,安全无污染,不存在消毒过度的情况,出水采用泵提升,全部一体化设计,现场无需复杂安装,只需要接通水电即可运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模块化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是一种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厌氧生物滤池、接触氧化床等生物膜反应器 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强、动力耗费低、操作运转安稳、保护便利的特色。
设备监造检查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投标方应提供满足合同设备监造检查/见证所需要的全部技术资料。
施工、调试、试运、机组能试验和运行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料(招标方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方细化,招标方确认)。包括但不限于:
1)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
2)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详尽图纸和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
3)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说明书(包括设备结构特点、安装程序和工艺要求、启动调试要领、运行操作规定和控制数据、定期校验和维护说明等)。
4)投标方须提供备品备件清单和易损零件图。
投标方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招标方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方细化,招标方确认)。包括但不限于:
1)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
2)投标方提供在设计、制造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规程清单。
3)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备件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设备和备品备件存放与保管的技术要求,运输超重超大件的明细表和外形图)。
4)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水压试验和能检验/试验等)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