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型号规格
标准规格为日处理水量1.0 m3、2.0 m3、3.0 m3、5.0m3,8.0m3,10m3等规格。根据各户需要,还可以进行非标准规格设计。标准A1-MBR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个设备的组合,如需要处理30 m3/d,用户可选择1套处理能力30 m3/d的A1-MBR-30,也可以选用2套处理能力15m3/d的A1-MBR-15。同时小宇环保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非标准规格的设备设计。
原理该反应器的本构造为上下两个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串连叠加而成。废水由位于下层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底部进入,与活性很高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下层升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收集,并沿着一根特设的提升管上升,同时把混合液从下层升流式反应器提升至设在内循淮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的沼气从顶部的出气管排走,而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一根回流管返回至下层升流式反应器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内循环的结果是使下层升流式反应器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和很大的升流速度,使反应区的颗粒污泥*达到流化状态,大大提高下层升流式厌氧污反泥应器去除有机物的能力。
污水处理设备小型集成式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适合于郊外别墅、高速收费站、风景区景点等各类小型单位,亦适用于新农村污水改造。结构紧凑、占地少、水质好(可回用)、无人看管、可*。 规格范围:1.0-10m3/d
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设备A1-MBR迷你型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套小型集成式的高效污水生物处理设备。采用MBR平板膜科技,融膜技术和生物技术与一体,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适合治理各种规模较小的分散性水污染。A1-MBR 在设计上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地埋)高效节能,智能化控制,能耗低,处理水质好,无人看管,全自动运行等显著优点。
污水处理设备适用范围
A1-MBR迷你型智能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量为:1.0-10m3/d;
其适用范围:风景旅游区、水源保护区、独立别墅、饭店、城市绿化带、临时工地、公共厕所等的生活污水处理,并可进行就地回用,实现*。
缺点:
1. 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从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目前应用普遍的是酸性氧化法与重铬氧化法。(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辅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D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WFT型无动力滗水器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法-SBR法处理城市污水在我国已获推广,其核心部分装备-滗水器在工艺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公司在引进吸收了同行业*技术的础上,研制开发了多种适用的新型滗水器,分别适用于小、中、大型SBR、CASS池。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和原理
污水处理设备整个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A1-MBR反应器等组成。生活原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A1-MBR反应器,在反应器内经微生物处理,得到高质量的出水。A1-MBR的技术核心是通过膜组件与生化反应器的结合,膜组件一方面大大提高好氧微生物在反应器的浓度,提高污水污染物的分解效率,使污水污染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另一方面,膜组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清澈的出水。从而实现污水就地处理和回用,可节约大量给排水管道及泵站的建设费用。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全程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流程说明: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过粗格和细格栅拦截,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通过提升泵将调节池污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生化处理,通过缺氧反化、好氧MBBR处理和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出水经过AFF不对称纤维过滤系统过滤和反催化消毒处理,达标排放。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若这类污染物质排人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具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1 曝气生物滤池法
曝气生物滤池法是使用了一种在表面长有生物膜的新型粒状滤料,污水由上向下流过滤料,池底提供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好氧稳定。它可利用处理后出水进行反冲洗,排除增殖的活性污泥。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较小的池容积和占地面积
因它的容积负荷大,可达3-8kgBOD5/m3/d,为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4-10倍,它的池容积和占地面积只是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1/10到1/5。
1.2高质量的处理出水
在容积负荷为6kgBOD5/m3/d时,其出水SS和BOD5可保持在20mg/L以下,去除率高,大大满足国内环保排放标准,并可用于中水处理。
1.3简化污水处理流程
是利用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净化污水的。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立式流湿地。潜流湿地卫生条件好,占地小,处理效果较好,是目前研究和应用广泛的湿地系统。美人蕉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广泛用于各地栽培。有较好的耐污能力,能净化受污染的水体。本研究采用了潜流美人蕉湿地模型,研究了人为增加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生活污水中COD的降解效果。将两株从湿地分离的根际微生物扩增培养(分别用于模型1与模型2),与一定比例的生活污水混合后注入到湿地模型中,在模型问歇运行和连续运行期间测定污水中COD的去除率。该技术可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使处理流程简化,占地面积减少,大量缩减了建资金和运转费用。如今,此污水处理技术已被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而在我国却属于新事物。我国在大连兴建的12万吨处理厂即采用此技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