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30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销售
小宇环保立足本地,*,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是发展前景优良的水处理公司。您选择了小宇就是选择了安心,就是选择了放心。欢迎您来我们公司了解考察。
合肥30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销售
水污染治理的措施探讨
1、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管理,使国民素质得到增强
将《水污染治理法》、《水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贯彻执行,同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对污水排放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实施加强,从重处罚违法排放的工业企业,对总量控制实施严格实行;还可以对一定的排污费用进行收取,建立排污权交易费基金,用于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扶持,使企业污水预处理的经费压力减轻,充分调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全民树立以生活污水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使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加大,构建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运用经济杠杆,实现用水节约及排污减少。政府部门对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实施加大,运用政策的改革及扶持,促使污水处理企业向市场化迈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水域和饮用水源管理的加强
对流域用水和排水进行整体规划,而不是仅限于每个城市自己城区河流的管理,对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和河湖疏浚方案进行制定,使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提升。严格按照各
地划定的水功能进行执行,禁止排放至饮用水源地内。
3、传统观念的改变
在人们心里,由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与水污染代价的控制相比,水污染治理的代价相对较高,所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运用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实施深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促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同时将人们偷排乱排的问题实施改变。
4、对再生水资源和循环用水进行充分利用
由于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在50%以下,且重复利用率仅为20%左右,使水资源利用降低,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严重浪费问题得到加剧。现阶段,通过处理的污水已经在冷却水生产、生活杂用水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得到使用,但使用范围较小,若通过处理再生水,使其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后即可向地下回灌,采用补充水源便于后期运用。对建筑中通过对水系统和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推广的加强,在集中的工业园内,运用生产生活分质供水,使不同水质的利用程度得到提升,从而有效降低水处理的成本。
5、加强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的监管力度
管理部门在对水资源进行检测和管理的同时,可以着重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水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高强度的整改。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企业都违背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战略要求,生态环境破换严重,尤其是水资源的破坏。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化工类等重工业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控制废水排放量,强化内部水源管理,从源头上遏制水污染;对重度水污染地区进行限期整治,加强对水源状况的检测,完善日常的监督工作,保证水资源的质量。
6、审批和验收项目的严格化操作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需求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型项目得以形成,导致环境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所以,对于新项目,无论规模的大小,都应对可行性和生态进行评估,特别是评估水资源污染状况,会对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污染问题形成。当企业无法有效解决时,应将该项目的建设实施坚决杜绝。在项目建成并投产之后,应对企业是否存在偷排乱排的现象进行定期检查。
7、对国wai*技术设备进行引入,重点落实在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国wai*水环境恢复技术的运用,与国情相结合,对满足我国国情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及方式方法实施研究。使环保产品与产业的发展进行加速,进一步将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自动控制性能以及成套化得以提升,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成套处理技术进行大力开发。运用生物、物力及化学手段,使水环境恢复过程得到加速。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制度,实现环境处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8、运用生态补偿制度,通过试点,来对该方面的经验进行探索由于我国的地域相对辽阔。且东西方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相比而言,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环境问题相对严峻,现如今东部地区所需的能源及水源大多来自西部地区,若要对西部地区进行保护时,就避免不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使其发展得到制约。东部地区应适当的对西部地区的生态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东西部的发展目标得到共同实现,促使我国的发展均衡。
9、构建区域性机构
在对区域性环境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体制的建立来对环境过去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制度的落实,使经济方面的赔偿制度及法律法规得到完善。若一个企业及单位的行为而对他人及公众的健康及经济造成损害时,应对其进行经济的赔偿,只有采用此方式才能使单位及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
过程控制要求
1、水处理
(1) 粗格栅除污机根据时间、要求开停。
(2) 进水泵井潜水泵根据液位自动开停。
(3) 细格栅除污机根据时间自动开停。
(4)生物处理系统、混凝沉淀池根据要求和需求设置开停。
2、污泥处理
(1)根据生物处理系统污泥浓度决定剩余污泥排放量、排放时间并同时进行污泥脱水。
(2)脱水系统内部控制要求,由设备供货商提供,并按要求运行。
5)控制系统构成
本系统近期由现场控制站分别设于配电间仪表控制室(PLC01)、污泥脱水机房仪表控制室(PLC02)。配电间内高压信号、低压信号、电机信号均送各自现场控制站。
现场控制站分别承担工艺过程中各模拟量、开关量的采集、传输以及有关过程的自动控制。数据通讯采用冗余的光纤系统,PLC信号进工业控制网。通讯电缆采用光缆,光缆采用多膜铠装式。
6)接地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保护接地与电气接地合并,但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必须单独接地,接地电阻≤4Ω。
7、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按如下原则进行:
(1)各设备的选用力求*实用、合理,确保工艺的需要,并配合土建构筑物形式的要求。
(2)机械设备均按成套装置考虑,包括就地控制箱,控制箱至用电设备的连接电缆等安全、可靠及有效运行所必须的附件。
(3)控制方式采用就地控制与控制集中控制两种方式。
(4)潜水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68。除另有规定外,其他配套电机和就地控制箱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5)考虑污水腐蚀的环境,对材料选用的原则为水下部分(含不可分割的延伸段)采用镍铬不锈钢或铸铁等耐腐蚀材,或碳钢涂环氧树脂,平台以上部分为铝合金或碳钢(镀锌或涂刷环氧漆)。
8、通风设计
为改善脱水机房内的空气环境,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设置通风设施。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在脱水机房的一侧布置轴流风机,通过轴流风机将室内污染空气排出。换气次数考虑2~3次/hr。
9、公用工程设计
厂内公用工程包括道路、给水和排水等。
(1)厂区内道路环通,满足消防及运输要求,主要道路宽6m,次要道路宽4m,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
(2)厂内采用雨污水分流,污水集中后流入厂内进水泵房的集水井内,雨水排至城镇雨水系统。
(3)厂内用水:生活用水由城市管网提供。
(4)厂内电讯、电力均接自城市网络系统。
(5)厂内绿化面积为全厂面积30%左右。
(6)厂内消防用水系统和给水管网合建,水源来自城市管网。
10、绿化设计
植树绿化,是现代工厂的重要美化环境措施,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厂区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
在厂区沿厂外道路一侧,厂前区与生产区以高大的绿带加以分隔,既有观赏作用,也是厂区的隔离带。为进一步美化厂区环境,在水厂内构筑物上也考虑作一些细部处理。如在构筑物池壁上作立体绿化及壁面处理。
可供选择的乔木有:美人松、樟树、松柏、雪松等;可供选择的灌木有:小叶丁香、小叶浈、珍珠锈成菊;可供选择的花卉有:粉团蔷薇、玫瑰、迎春、红瑞木、珍珠梅、牡丹等;并大面积的种植常绿草、丝兰。
总之,整个厂区拟充分结合自然境条件,建筑单体和群体,致力于和自然环境建立互相依存和互补的关系,强调丰富的空间效果,力求创造亲切、新颖、优美的现代化水厂的形象。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是以曝气生物滤池(BAF)为代表的一类污水处理技术。
此工艺中一般包括有絮凝沉淀池及生物曝气滤池两部分主要构筑物。 生物曝气滤池(BAF)是80年代的开发研究的新型微生物附着型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曝气滤池的构造及运行方式与给水的普通快滤池相似,它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池内放置直径为几个毫米的蓬松滤料作为生物群支撑介质,通过设在池底的配气系统曝气,微生物在支撑介质上生长。净化污水除主要依靠填料上的生物膜外,滤池中尚存在一定浓度类似活性污泥的悬浮生物量,对污水也有一定降解作用。水流采用水气复合上升流程,定期进行反冲洗。作为附着生物载体的滤池填料本身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容积负荷可以很高,反应器容积可大大缩小。同时填料本身可截留SS,因此生物曝气滤池可同时完成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如选择较小的填料粒径和相对较低的滤速,固液分离效果要优于沉淀法,可接近普通快滤池的过滤效果。当有脱氮要求时,一般需采用两段生物曝气滤池,通过控制供氧使生物膜上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好氧菌和硝化菌,从而达到除碳及脱氮目的。污水通过这两段生物滤池的处理,可达深度处理(中水)水质要求(大肠菌指标除外)。污水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SS的沉淀及拦截、分解,因此在生物曝气滤池前一般需投加化学絮凝剂,在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达到对磷的去除。
絮凝沉淀池是带有污泥循环的高效沉淀池,设置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污水中过高浓度的悬浮物堵塞后续的滤池。沉淀池前部是污水与混凝剂(如PAC)反应区,其后是污水与絮凝剂(阴离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絮凝区,再后是斜板沉淀区。斜板沉淀区下部为污泥浓缩区,絮凝沉淀后的污泥在此浓缩后含水率可降至96%以下。一小部分絮凝沉淀后的污泥返回到前部的絮凝区以改善絮凝和沉淀效果。投加化学絮凝剂后进水中大部分SS获得沉淀、浓缩。生物曝气滤池反冲洗废水亦送入沉淀池中进行处理。
设计范围
1、调节池:调节池几何尺寸暂定为2.5m×2.5m,较大几何深度为-4.50m,有效容积暂定20m3(以“综合污水处理设备平面布置图”施工图为准)。调节池内设有格栅、液位计、污水提升泵。池顶设有长方形人孔,按加盖设计以防气味,池内安装污水提升泵和格栅,污水提升泵和格栅的安装位置参见“综合污水处理设备平面布置图”,其基础安装方式和连接固定方式在现场自行解决;调节池水位计的安装形式、固定方式及安装位置在现场自行解决。池内由土建预留了格栅埋件、污水提升泵基础埋铁和污水提升泵出水管、上清液回流管、预曝气系统曝气管在池壁上的套管。
2、阀门井:2个阀门井,几何尺寸为1.5m×2m,较大几何深度为-2.0m(初步拟定)。阀门井内安装有阀门、止回阀、流量计(投标方需要核算阀门井的尺寸)。
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几何尺寸暂定为4.5m×2m,设备基础安装暂定标高为-3.50m(相对于室外地面)。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风机房、阀门小间、填料、加药装置、过滤器、杂用水提升泵、污泥泵、风机、储气罐、压力表、液位计、阀门等。
4、格栅、液位计、污水提升泵、流量计、阀门的选型、安装设计。
5、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本体及连接管道等的设计。处理设备要满足进出水水质及水量的要求,工艺流程合理,运行管理简单、方便。
6、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本体与调节池、阀门井之间连接管道等的设计。
7、消毒加药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
8、曝气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
9、送风系统设备的安装布置。
10、杂用水提升泵(反冲洗泵)的工艺布置、参数、电负荷及电压等级,反冲洗后污水的排放设计。阀门小间,压力表与提升泵的自动控制。
11、过滤装置的设计、选型、安装。
12、以上各项只包括工艺设计内容,不包括土建内容,但投标方的各个系统的布置方案要满足各个部分的建(构)筑物的几何尺寸,设备和管道布置要适应各个部分的建(构)筑物已经预留的埋件和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