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汀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污水处理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处理后的污水可作为灌溉水或其他用途,从而节约淡水资源;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为国家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一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丽汀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MBR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效率和较低的污泥产率,占地面积小,硝化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另外,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原污水中的各种可溶解和难分解的有机物质,以及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分别保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提高了出水水质。MBR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特别是它在废水资源化及中水回用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存在膜污染和膜组件替换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使其运行成本和费用大幅度提高,从而阻碍了该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MBR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随着膜内表面微生物的滋生和膜外表面污染层的附着,膜组件会被污染物堵塞,膜通量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水。膜污染问题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导致了泵的抽吸水头增大和曝气量的增加,是造成MBR能耗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MBR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发生机理,对MBR系统加以改进,以达到有效降低和控制膜污染的目的,此举对维护MBR工艺运行性能、确定工艺费用、指导工艺的放大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污泥量少,且污泥浓缩、脱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KgCOD将产生0.4~0.6Kg生物量,而厌氧法去除1KgCOD只产生0.02~0.1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此外,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较稳定的,因此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利用。
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好氧一般要求BOD:N:P为100:5:1,而厌氧法要求的BOD:N:P为100:2.5:0.5,因此厌氧法对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所需投加的营养盐较少。
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
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储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行,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能较迅速启动。
采用超滤后,悬浮固体,胶体和高分子量有机物(根据所使用的膜能拦截的分子量而定)都可望得到*分离;同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也得到优化,从膜过滤过程中连续回流到生物反硝化反应器中的高浓度活性污泥起到了稳定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及产生高质量出水的作用。三级处理进水中少了大胶体和悬浮固体还有其他好处,诸如臭氧氧化效率高及颗粒活性炭滤器的冲洗频率降低等。超滤器的设计水通量在驱动压力为0.15-0.3MPa时为1.0-1.5m/day。清洗方法为采用浓度为100-200mgCl2/l的次氯酸钠溶液在超滤膜组件中每二周循环流动1-2小时。实验证明,这种清洗方法适合于日常操作。该系统的出水中,BOD,SS,CODMn?,Tn和Tp分别可望达到5mg/l,0mg/l,35mg/l,20mg/l和小于0.3mg/l。其投资和运行费用少于或等于传统生物反硝化厂,此外,该系统的占地小,操作人员少。
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应用范围广。好氧法因供氧限制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
(2)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能量可以抵偿消耗能量。
(3)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BOD)为2~4Kg(m3·d),而厌氧法为2~10Kg(m3·d)。
1、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生物膜是生物膜法的主体;滤料表面积愈大,生物膜的表面积也愈大,生物膜的量就愈多,净化功能就愈强;孔隙率大,则滤床不易堵塞,通风效果好,可为生物膜的好氧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愈大,扩大了传质的界面,促进了水流的紊动,有利于提高净化功能。
2、滤床的高度
滤床的不同高度,生物膜量、微生物种类、去除有机物的速度等方面都是不同的;滤床的上层,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营养物质丰富,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生物膜量多且主要以细菌为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速度高;随着滤床深度的增加,废水中的有机物量减少,生物膜量也减少,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有机物去除速度降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滤床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去除速率却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MBR处理粪便污水
整个处理系统包括储存箱,预处理箱,生物反硝化单元,污泥回流箱,一级超滤,混凝,二级超滤,颗粒活性炭滤池,消毒池和污泥处理设备。经过预处理后的粪便污水的BOD为6300-6800mg/l,CODMn?为130-250mg/l,TN为25-41mg/l。生物反硝化单元中可以保持高达12000mg/l的MLSS,同时,生物反应器中污泥的停留时间很长,以致引起超滤出水的COD主要是低分子量的物质,该系统显著的特点是出水不含悬浮固体或细菌。对聚丙烯腈,聚烯烃和聚砜膜的实验表明,聚砜的水通量小。实验采用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一般在20000-50000。他们也采用生物反硝化与超滤相结合的工艺对粪便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在常规的粪便污水处理中,高效生物反硝化过程是在*的MLSS浓度下进行的,因此,固液分离过程的进行,即使采用离心机也常常发生活性污泥膨胀或浮沫。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反硝化过程的出水中,悬浮物浓度就很高,由混凝,过滤,臭氧氧化和颗粒活性炭组成的三级或高级处理过程就容易超负荷,使终出水恶化而不能达到出水排放标准。而采用超滤来代替重力或机械分离过程,再加上三级处理,可使整个系统的组合达到优化。
溶气释放系统(主要是释放头)
释放器是该系统的关键装置,它对气泡形成的大小、分布以及对气浮净水效果和运行费用均有明显影响。目前被采用的释放器的释气效率可达99.2%
2.2.1 以前的研究认为,释气泡的大小与溶气压力有关,低压时形成大气泡居多,不利于气浮。国内新研究认为:溶气水在减压消能时气泡的释放规律与气泡在静水中的状况不同;低压时大气泡的出现归咎于释放器不良所致。除了要释放出大量稳定的微小气泡,关键是要如何防止堵塞。
目前国内外采用不同类型的释放器,有简单阀门式、针型阀式以及释放器。溶气释放器的产品很多,其中效果较好的一般都有以下特点:在喷嘴处有一个瞬间的压降;在释放器的入口处水流方向会突然改变(常为90°);释放器口径不超过2.5mm,水在释放器中的停留时间<1.5ms;离开释放器的水流速度逐渐变小;离开释放器的水体会与其前面一挡板发生撞击。任何释放器都不可能只产生微气泡,而一般是产生直径在40~70μm之间的气泡,一些大气泡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些大气泡的存在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
MBR将废水净化回用
该技术包括一个在0.3MPa压力下进行的加压生物反应器,一个截留活性污泥的超滤设备和一个纳滤设备。纳滤浓缩液回流到生物反应器,以提高生物降解能力和出水水质,超滤膜的水通量在100-200L/m2hr之间,纳滤膜的水通量为0.05L/m2hr。在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20-40kgMLSS/m3),但剩余污泥的产生量相当小,为进水COD的0.7-1.0%。采用该工艺对棉纺废水处理的中试研究表明,进水COD浓度为2778mg/l时,加压生物-超滤的出水COD浓度为119mg/l,纳滤出水的COD浓度为15mg/l,在该废水处理中,由于纳滤膜对氯离子有高渗透性,没有出现氯离子累积现象。
气浮分离系统(气浮池构件)
气浮分离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一定容积来完成微气泡群与水中杂质的充分混合、接触、粘附以及带气絮粒与清水的分离
2.3.1为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往往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气浮剂,投加量因水质不同而异,一般由试验确定。对于铝类絮凝剂,通过提高搅拌强度均可使出水浊度进一步降低。
为保证浮选(混凝)剂的混凝作用,浮选池进水端宜设静态管道混合器和反应室,反应室有效容积约按废水(进水量与回流量的和)停留时间10分钟计算,一般分为三间,迷宫式布置,且每间设搅拌机提高混凝效果,每间中的速度梯度常常是相同的。絮凝池(也即反应室)设计好提供活塞流状态(紊流堆动状态),可以确保较好的气浮效果。
2.3.2 溶气气浮池的大建议尺寸可达145m2,相应的产水能力为2900~4350m3/ h,单位面积的产水能力至少提高了一倍。溶气气浮池的深度从1.5m增加到5.0m,且池型由长方形向正方形发展,长宽比在(1.2~2):1之间。目前运行良好的溶气气浮池的长度大可达12m,但宽度被限制为8.5m,这主要是因为机械刮渣机的大跨度为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