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小宇环保是十多年的*,品质有保障,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我们一直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管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们。
每天80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原理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简述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填料性能的提高
填料是生物膜法的主体,直接关系处理效果。填料的选择和研究包括四个方面:(1)水力特性:空隙率高、水流阻力小、流速均匀;(2)生物膜附着性:比表面积大,易于生物膜生长和老化膜脱落;(3)化学与机械稳定性:经久耐用,不溶出有毒物质;(4)经济性: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一体化设备生化池常用的生物填料包括蜂窝填料、波纹填料、束网填料、颗粒填料等。接触氧化法一般采用固定式的蜂窝填料、波纹填料、束网填料等,生物流化床采用悬浮式的颗粒填料。近年来,悬浮(流化)的颗料状或立体状填料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有逐渐取代固定式填料的趋势。相比因定式填料,悬浮填料具有一系列优点:
(1)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几百至几千不等。因此,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污泥总浓度高达40~50g/L,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的5~10倍。填料单元内可以形成多级微生物的食物链。而且,微生物的泥龄较高,对难降解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率;同时也有利于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生长,使出水达到硝化。通过控制空心柱状填料的长度,可以实现填料单元内层厌氧、外层好氧,并保证适宜的好氧菌/厌氧菌生长比例,可以达到8O%脱氮效果。
(2)比重接近于水,可以全池流化翻动。填料上的生物膜、水流和气流三相充分接触混合,增大了传质面积,提高了传质速率(氧利用率可达30%),强化了传质过程,缩短了污水的生化停留时间。另外,悬浮填料受到气流、水流的冲刷,老化膜能脱落方便,保证了膜的活性,促进了新陈代谢。
(3)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橡胶等材质,既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不失弹性,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且无浸出毒性。可以直接投加,无需固定支架,投配、更新方便。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本工程采用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0)处理工艺。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成熟的生物处理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别适用于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且投资省、占地少、处理效率高。设备中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气提至沉砂沉淀池内,系统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淀池中抽吸。系统中风机、潜污泵等主要控制设备的工作程序输进PLC机,达到自动工作,以减少操作工作量,并可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损坏。
1、格栅:
生产排放的污水经管网系统汇集后,经粗格栅后进入后续处理系统。粗格栅主要用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及有效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2、污水调节池:
用于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系统,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及减少污水在厌氧状态下的恶臭味,同时可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污水池内设置潜污泵,用以将污水提升送至后续处理单元。
3、缺氧池:
在缺氧池内设置弹性填料,用于拦截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该缺氧池经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脱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经缺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
4、接触氧化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净化,好氧菌以填料为载体,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即污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以达到生化处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气由风机提供,池内采用新型半软性生物填料,该填料表面积比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池底采用微孔曝气器,使溶解氧的转移率高,同时有重量轻,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接触氧化池内的两大配件:
填料:本工艺采用新型立体弹性填料,层密集型高效生化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等优点。同时该填料具有一定的刚度,能对污水中的气泡作多层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则填料与填料之间不易结团,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曝气器:本工艺采用微孔曝气器,其溶解氧转移率比其它曝气器高,zui大特点是不老化、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同时具有耐腐蚀、不易堵塞等优点。
5、沉淀池:
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以进一步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机及无机小颗粒,沉淀池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当含有悬浮物的污水从下往上流动时,由重力作用,将物质沉淀下来。经过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气提至污泥消化池内。经过沉淀后的处理水进入后续处理设备。
6、消毒池
污水经沉淀后,病毒及大肠杆菌指标仍末达到排放标准,为了消灭病毒及大肠杆菌,投加氯片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7、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进行好氧消化稳定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定期lian系由环卫部门抽泥车清除外运或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外运。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8、风机:
用于接触氧化池供气、调节池预曝气及污泥消化池的好氧消化处理等。
主要分部分项的施工工艺方法
1、钢筋工程
1)材料要求
进场材料必须有合格证。
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Ⅰ级钢筋的末端作135度弯钩,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部分Ⅱ级钢需焊接时,用绑条焊,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zui大弯矩处。进行焊接以前,必须提供符合建筑焊接规范的合格证书。
3)钢筋支架的制作和安装
为保证底板钢筋的稳固性和池壁两侧钢筋排距的准确,在底板双层钢筋网片及壁两侧钢筋之间设置钢筋支架,支架单独设置。底板支架为直径12mm钢筋,池壁支架为直径8mm钢筋在绑扎完底板的下层网片筋后安装支架。
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底板网片筋的相交点全部用铁丝绑扎,Φ12及以上钢筋接头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池壁筋在绑扎完底板筋后进行,池壁筋一次绑扎到顶不需搭接。池壁筋可利用搭简易架子固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砂浆垫块控制,垫块的误差不大于±3mm,绑扎钢筋用的绑丝应扣向内侧,不应占用保护层的厚度。所有钢筋及钢筋接头必须作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模板工程
1)材料准备
模板采用各种型号钢模板块组装,按已排好的板号对号组装,表面均涂脱模剂,不能用钢模处用木模补齐。
与模板配套体系采用60*100木方、Φ48钢架管、十字卡扣、拉片、架板。
2)模板的安装
构筑物底板及池壁施工缝以下部位,采用组合钢模板和定型模板组成。为保证池壁的厚度,池壁模板应@600×300布置止水拉片,外背钢管,与内部架子连成整体。
为了保证墙体的光洁度和易于拆模,模板在安装前涂刷皂角水加*作为脱模剂。钢模板的拼缝在拼缝处夹5mm厚海绵条,以保证不漏浆。
所有支撑与土体直接接触的地方均加垫4cm厚木板,防止支撑体系下沉。
3)模板的拆除
现浇结构的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有止水拉片的模板必须保证拉片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扰动。
结构设计
(1)构筑物使用年限: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安全等级: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各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3)抗震等级: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建构筑物均按丙类建筑,建筑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实施抗震构造措施;
(4)环境类别: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二类a。
(5)地基: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本工程各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一般性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在土层满足基础承载力的前提下尽量浅埋。其余构筑物根据工艺流程要求,确定基础持力层位置。当基础下局部有软弱土层时,需对局部进行地基处理。
(6)材料:
混凝土
外露式贮水构筑物均采用C25、S6,混合结构构件及框架结构采用C25;垫层混凝土采用C10(或C15)。
钢筋
普通钢筋一般采用热轧钢筋HRB335(20MnSi)级以及HPB235(Q235)级。
焊条
E43型焊条用于Q235钢的焊接,E50型焊条用于Q345钢的焊接。
砌体
对于混合结构±0.000米以下的墙体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非粘土烧结普通砖,±0.000米以上的墙体采用M7.5(或M10)混合砂浆砌筑MU10非粘土烧结多孔砖(承重型);框架围护墙采用M7.5(或M10)混合砂浆砌筑MU10非粘土烧结多孔砖(非承重型)。
有关泵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1、自控自吸泵:
注意事项:
A、这种泵在工作时,进口管线、阀门以及泵体上的排液口、注液口都不能漏气,必须把并帽拧紧。
B、由于泵的上水是自吸的,在规定的吸程范围内,液位越高越好,且吸入管管口距池底至少要有0.5m的距离,以防把泥沙吸入泵内或污泥堵塞。
操作方法:
A、把出口阀门关紧,把进口阀门全打开,用手转动泵轴,看看泵的运转是否轻松;
B、给泵筒内注满水,并拧紧注液口并帽;
C、启动泵,先把排气阀打开,当出口压力表指针上升后再把排气阀关紧,然后慢慢打开出口阀门,让压力表指针指在泵的相应标准扬程处即可;泵的自吸时间大约需要三分钟。
D、停泵时,先关好出口阀门,然后在切断电源。
泵不出水原因:
A、泵的进口管线或阀门漏气;
B、进液口网罩有杂物堵塞,或进液口扎在泥沙里;
C、进水含油量太高;
D、液位太低。
2、离心泵:
注意事项:
A、泵的轴线与电机的轴线必须同心;
B、泵座中应加32#或40#机油,加油高度在油镜的一半处即可;
C、机械密封必须浸在液体里,也就是说蹦体内必须满液,不能抽空。如缺液就会把机械密封烧坏。
D、如果泵每天连续运转24小时,则两星期必须换一次机油;若每天只运转8小时,则一个月换一次机油。换油时,先把原来的废机油放完,再用柴油或汽油冲洗一下机油箱,然后加上新机油。这样能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操作方法:
A、关好出口阀门,把进口阀门全打开;
B、打开排气阀,待有液体流出时,再关闭排气阀;
C、用手转动联轴器;看看泵是否运转轻松;
D、启动泵,当压力表指针上升后,慢慢打开出口阀门,让压力表指针指在泵的相应标准扬程处即可;
E、停泵时,先关好出口阀门,再切断电源。
预埋件安装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1、插筋(管)预埋安装
1)安装水池走道、操作台栏杆等水平面预埋插筋(管)应在钢筋工程完毕、模板加固后进行。预埋插筋下部用铁丝绑扎在水池结构钢筋上(必要时加附筋),上部用附加筋固定在模口上,然后将插筋上部用铁丝与水池结构钢筋扎牢。砼浇筑时,注意不得碰撞插筋。
2)安装垂直面插筋,需在模板上相应位置上钻孔,先将插筋队用铁丝与水池结构钢筋扎牢,必要时加附加筋固定,然后将钻孔模板立好、加固。
3)砼浇筑时,应有专人配合砼工边振捣边扶正插筋。
2、钢筋板凳预埋安装
1)水平面钢筋板凳应在钢筋工程完毕,模板加固后进行。在模板收仓口用固定在模板上的交叉铁丝(扎丝)调整钢筋板凳位置,再将钢筋板凳用铁丝绑扎在水池结构钢筋上。
2)垂直面的钢筋板凳的安装,测量埋件安装轴线、高程、位置,使凳面能平帖模板,然后用铁丝牢固绑扎在水池结构钢筋上。(必要时加附加筋加固)。侧模为木模时,可用回头钉将钢筋板凳固定在模板上。
3)浇筑砼时,应有专人利用交叉线调整水平面钢筋凳,并提示砼工不能用振捣棒碰预埋钢筋凳。
4)预埋件定位固定利用水池结构钢筋时,可以采用电弧点焊加固,但注意不得损伤结构钢筋。
3、进出水管的套管安装
1)套管安装应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立模之前进行,先测量套管安装位置,在钢筋网上用石笔标出切割线,用氧割或钢筋剪(视钢筋直径),切断相应池壁钢筋(套管直径等于或小于250mm时,可不切断钢筋网钢筋,将钢筋绕过套管即可)。
2)用手动葫芦将套管悬吊在设计要装位置,将切断的池壁钢筋焊接在套管外壁。焊接时要注意保持钢筋网的平顺和保护层厚度。
3)安装洞口附加的井字形加强筋,井字形加强筋应焊接在池壁钢筋网内侧。
4)松动手动葫芦,若套管被连接的钢筋固定、不产生位移或移动,在安装误差范围内能静止,可继续松动手动葫芦,完成套管安装。若不能满足安装位置达到规定要求,则在套管与井字加强钢筋间增加附加钢筋,确保套管安装位置准确、牢固。
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计
1、均质调节池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在24小时内都有变化,因此在生活污水进入一体化设备之前先经过调节池的缓冲,即能减少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冲击,又能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造价(小时流量可不考虑时变化系数)。
调节池前端设置一座格栅池,格栅池内设一道人工格栅,栅条间隙b=10mm,用于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
调节池后端设有潜污泵,用于将污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2、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吸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3、沉淀池沉淀池是根据分散颗粒的浅层沉淀池、多层多格沉淀发展起来的,它对高浊度废水和波动性大的原水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且排泥稳定、沉淀速度快、无能耗、管理操作方便等优点。
3、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过滤器构成: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体、配套管线和阀门构成。
其中过滤器体主要包括以下组件:简体;布水组件;支撑组件;反洗气管;滤料;排气阀(外置)等。
滤料的选择依据:
(1)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化学稳定性要好;
(3)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及有毒物质,不含有对生产有害、影响生产的物质;
(4)滤料的选择,应尽量采用吸附能力、截污能力大、产水量高、出水水质好的滤料。
模板工程
(1)模板配制必须保证构件各部件形体尺寸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准确性。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系统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3)模板工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必须认真检查选用,并应具有构造简单,制作、安装、拆除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且便于混凝土浇捣等工艺要求。
(4)模板制作时,技术员及木工班组认真阅读图纸,深刻理解,先设计,后加工,其几何尺寸、形状要求精确,龙骨的规格、间距、支架系统等根据需要也预先配制,模板制作好后,涂刷脱离剂,分类堆放好。
(5)根据设计结构构件的要求,放好模板的边线,定好控制标高,就位安装。
(6)模板安装时,应考虑水、电线管及予埋件的安装,绑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7)模板工程的安装及拆除前,应在下达任务书的同时,由工长等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数据翻样图交代清楚轴线关系、尺寸、标高、位置、预留洞及预埋件等,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模板安装、拆除的方法,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等操作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施工注意事项。
(8)支撑系统:
梁模安装时,应先搭满堂脚手支撑,支撑上铺间距@600脚手钢管与支撑杆扣接,上铺100×50MM断面的方木,用与墙模相同的夹板用屋面板底模。梁底模可采用夹板或木板,侧模用组钢模板,应注意加斜撑。为支撑和加强肋的所有钢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调直长度便于施工。面板应选用质量好的,使用前应检查和维修,施工中应注意保护。支撑用各种脚手钢管须加强纵横向lian系,确保强度和稳定性,间距要适中。
(9)、模板拆除、清理和保管: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及时养护。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将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将影响结构的质量。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后拆除,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样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允许荷载的施工荷载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拆除板应注意下列几点: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整理,拆模的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在模扳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有质量,安全等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方可继续拆模。
模扳拆除后,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场所,清理工具可用小锤、小铲子,钢模板、木模板、木支撑、钢管等应堆放整齐,防止锈蚀和扭曲,扣件、小型配件等应分规格装入容器内,回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