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排污单位或个人都已经觉悟到应该主动进行污水处理,这是一个好现象
各种污水处理哪家好,小宇环保来帮忙!让您使用无烦恼,客户用后都叫好!
让我们一路携手,一同搭建起一座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环保之桥,共创伟业!
赶快来小宇吧!
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
设计依据
用户提供的相关资料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5-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EC138:2002)
格 栅:
生产排放的污水经管网系统汇集后,经粗格栅后进入后续处理系统。粗格栅主要用来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及有效减轻处理负荷,为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4.2污水调节池:
用于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系统,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及减少污水在厌氧状态下的恶臭味,同时可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污水池内设置潜污泵,用以将污水提升送至后续处理单元。
4.3缺氧池:
在缺氧池内设置弹性填料,用于拦截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该缺氧池经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脱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经缺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
4.4接触氧化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净化,好氧菌以填料为载体,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类,从而达到净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须有足够的氧气,即污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以达到生化处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气由风机提供,池内采用新型半软性生物填料,该填料表面积比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池底采用微孔曝气器,使溶解氧的转移率高,同时有重量轻,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接触氧化池内的两大配件:
填料:本工艺采用新型立体弹性填料,层密集型高效生化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等优点。同时该填料具有一定的刚度,能对污水中的气泡作多层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则填料与填料之间不易结团,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
曝气器:本工艺采用微孔曝气器,其溶解氧转移率比其它曝气器高,zui大特点是不老化、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同时具有耐腐蚀、不易堵塞等优点。
3.5沉淀池:
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以进一步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机及无机小颗粒,沉淀池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当含有悬浮物的污水从下往上流动时,由重力作用,将物质沉淀下来。经过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气提至污泥消化池内。经过沉淀后的处理水进入后续处理设备。
4.6消毒池
污水经沉淀后,病毒及大肠杆菌指标仍末达到排放标准,为了消灭病毒及大肠杆菌,投加氯片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4.7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进行好氧消化稳定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定期由环卫部门抽泥车清除外运或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外运。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4.8风机:
用于接触氧化池供气、调节池预曝气及污泥消化池的好氧消化处理等。
4.2电器控制说明
污水处理设备自进水至出水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具体控制内容如下:
(1)污水调节池设置液位控制装置,高液位自动运行;低液位停泵。
(2)风机采用交替运行,不间断供气。两台风机可按要求设定自动切换间隔时间。
(3)污水处理站建议采用双电源供电。处理工艺主要机泵均交替使用,互用互备,以达到保证正常运行的目的。
(4)各类电器设备的启动、关闭和切换均由可编程序控制器自动按程序实行联动,同时在控制柜的面板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必要时可切换成手动控制。
(5)各类电器设备均设置电路短路和过载体装置,同时设置指示灯,显示各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
4.3设备间、操作间
电控柜均需设置在地面建筑内,建议布置在污水处理主体构筑物旁的水处理间,以利于日常操作管理和设备维护。
目前,项目区内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故对项目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用作景观用水,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源。本项目所要处理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处理量为500m3/d,出水用作景观水。要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限值。
工程范围
5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所需的设备、建(构)筑物(30m3/d)及配套辅助设施的工艺、土建、电气、仪表、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内容。
污水处理站进出水管道、道路、绿化、供电、通讯线路设计不在本方案设计范围内。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处理规模 500m3/d
2 进水水质 生活污水
3 出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4 采用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
5 占地面积 540m2
6 工程总投资 320.00万元
7 直接运行费用 0.62元/m3水
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
2.1方案选择原则
(1)技术*性原则。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一方面应体现环保理念;另一方面是再生水回用系统的*性。所使用的工艺和技术应在未来十年内不会被淘汰,避免重复改造。因此在选择中水处理工艺上应首先考虑设备和技术的*性。
(2)安全性原则
由于中水回用关系到周围人们的安全问题,因此中水处理出水水质不能存在任何问题,如果出现水质超标,其影响面很大,是关系到大量人群身体健康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本中水工程推荐使用的处理技术和处理系统具有高品质的出水和安全保障措施。
(3)系统模块性原则
本工程原水收集量会随时间、季节不同而变化,同时考虑远期会增加污水产生量,为了减少运行成本,本工程考虑采用模块式的处理设备,可以根据产生污水量的情况进行系统运行组合,以减少运行成本。
(4)低运行成本原则
中水处理成本应作为技术方案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
(5)少占地原则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用还应考虑占地面积小,运行效率高的设备和技术。
(6)污泥产生量少,二次污染小的原则
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费用较高,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在选择工艺时,应选污泥产生量小的工艺,减小对环境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