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供应
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趋势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活性污泥工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工艺。在池形运行方式曝气方式载体等方面已经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用常规手段也已经很难在生物学方面有所突破。有学者认为该工艺未来两个大的方向是膜分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1)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用膜分离代替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可带来活性污泥工艺的以下变化:
①不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在调控活性污泥系统时,不必再考虑污泥的沉降性能问题,从而使工艺控制大大简化;
②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将大大提高(MLSS可以大于20000mg/d)从而使系统可在超大泥龄超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充分满足去除各种污染物质的需要;
③在同样的处理要求下,可使曝气池容积大大减小,节省处理厂的占地面积;
④污泥浓度的提高,将要求较高的曝气速率,因而纯氧曝气将随着膜分离而被大量采用。
设计依据
1. 踏勘现场了解的相关数据参数 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3)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案例》 4) 《给排水设计手册》 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设计原则
1) 依据施工地点整体设计进行局部深化设计。
2)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水质达到有关标准。
3) 采用技术*,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工艺,使*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 采用目前国内成熟*技术,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 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尽量节省占地。
6) 废水处理站应尽量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办理规程;
(a)树立设备办理机构,制定详细的各岗位的作业规范办理规范安全出产操作规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岗位经济责任制。
(b)担任岗位的污水处理构筑物设备及机电设备的操作运转保护保养*理作业。
(c)设备办理人员有必要了解全厂处理工艺安全出产规程和设备设备的运转要求和技术目标。
(d)保护检修人员有必要了解全厂处理工艺安全出产规程,了解本岗位设备设备的运转要求和技术目标。
(e)各岗位有工艺流程图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标示于显着部位。
(f)设备办理人员和保护检修人员按污水公司要求巡查查看设备设备的运转状况。
(g)设备巡查人员按时完好精确地做好巡查记录,报表要整齐清楚。
(h)设备巡查人员发现运转不正常时,及时处理,制定方案,如无法处理及时上报污水厂主管部门,并做好记录。
系统水泵及其配套电机性能要求
1卖方应提供技术*,结构合理安全成熟可靠的产品,保证整个设备运行可靠高效节能。在设备的设计工况下应为水泵的高效区。
2全部泵组配套设备的接口振动噪声工厂试验等均由卖方负责统一负责。
3水泵机组的大振动双振幅极限值为±0.068mm,振动的测量方法和要求按JB/T8097《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进行测量和考核。
4水泵噪音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水泵外壳1.0m处噪声不大于85分贝,具体测量标准按JB/T8098等有关标准执行。
5水泵材质的选择适合于所规定的输送介质要求。
6设备和设备支承构件按承受横向地震力设计,对于部件或受力构件,非受力构件和他们与主要结构系统的锚固点在遭受地震载荷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7一旦卖方因设计缺陷而不能达到水泵的保证性能,卖方应负责进一步设计修改和试验工作,使其达到保证性能,并不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
8电动机的设计与水泵的运行条件和维护要求*。电动机的特性曲线(特别是负载特性曲线)*水泵的要求。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施工顺序
组织流水施工,各段施工顺序为: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步骤如下;
1化粪池:
挖土→人工清底→底板垫层→底板钢筋制安→底板模板安装→底板砼→(养护)→池壁钢筋制安→池壁模板安装→池壁砼→(养护)→拆模→盖板模板→盖板钢筋→盖板砼→(养护)→回填土(人工夯实)。
2生活废水处理站:
挖土→人工清底→底板垫层→底板钢筋制安→止水带→底板模板(安装)→底板砼→(养护)→池壁钢筋制安→池壁模板安装→池壁砼→(养护)→拆模→池壁内抹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20mm厚→盖板模板安装→盖板钢筋制安→盖板砼→(养护)→回填土(人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