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收藏该商铺

您好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潍坊恒新环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WSZ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返回列表页
  •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收藏
举报
参考价 5300
订货量 1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型号 WSZ
  • 品牌
  • 厂商性质 生产商
  • 所在地 潍坊市

在线询价 收藏产品 加入对比

更新时间:2019-10-07 14:09:28浏览次数:289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机床商务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联系方式:张福武查看联系方式

产品简介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WSZ-0.5m3/h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微氧体系中存在着3种溶解氧条件,因此好氧菌、兼性菌和厌氧菌同时出现,并依据环境溶解氧的相对高低决定3种微生物的数目比例。相比于单纯的好氧或厌氧,微氧体系中微生物的种类更加全面,各种微生物相互协同,共同完成降解功能。膜生物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处理合成废水,对厌氧颗粒污泥和微氧颗粒污泥的性质作了。

详细介绍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小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处理污水设备的*,公司使用*的技术,完善的售后,保证价格低,质量好,让您用着放心,选择小宇水处理是正确的选择

本产品由wang于2019.10.07发布

0.5m3/h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自从1986年黎念之发现乳状液膜以来,液膜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许多人认为液膜分离法有可能成为继萃取法之后的第二代分离纯化技术,尤其适用于低浓度金属离子提纯及废水处理等过程。乳状液膜法去除氨氮的机理是:氨态氮(NH3-N)易溶于膜相(油相),它从膜相外高浓度的外侧,通过膜相的扩散迁移,到达膜相内侧与内相界面,与膜内相中的酸发生解脱反应,生成的NH4+不溶于油相而稳定在膜内相中,在膜内外两侧氨浓度差的推动下,氨分子不断通过膜表面吸附,渗透扩散迁移至膜相内侧解吸,从而达到分离去除氨氮的目的。通常采用liusuan为吸收液,选用耐酸性疏水膜,NH3在吸收液-微孔膜界面上为H2SO4吸收,生成不挥发的(NH4)2SO4而被回收。人们已经对膜吸收法中膜的渗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较高的氨氮和盐量能有效抑制水的渗透蒸馏通量。该法具有投资少、能耗低、高效、使用方便和操作简单等特点,此外膜吸收法还有传质面积大的优点和没有雾沫夹带、液泛、沟流、鼓泡等现象发生。

土壤灌溉
土壤灌溉是把低浓度的氨氮废水(<50mg/L)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使用,既为污灌区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又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西红柿罐头废水与城市污水混合并经氧化塘处理至11mg氨氮/L后用于灌溉,氨氮可*被吸收;马铃薯加工厂废水也用于喷淋灌溉,经测定25mg氨氮/L的排放水中有75%的氨氮被吸收。日本Aichi大学生物实验室和Aichi-ken农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西南地区水稻田对氨氮进行吸收。研究表明,只需占总面积5%的水稻田就可以吸收该地区所有排污渠中一半的氨氮负荷。但用于土壤灌溉的废水必须过预处理,去除病菌、重金属、酚类、油类等有害物质,防止对地面、地下水的污染及病菌的传播。

氨氮污水的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生物法处理氨氮污水较稳定,但一般要求氨氮浓度在400mg/L以下,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是目前国内外运用多的一种方法。生物脱氮新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效率比较高,目前实际投入运行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和厌氧氨氧化工艺,但它们的工艺条件要求严格,特别是对溶解氧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控制;其他新型脱氮技术也只是在实验研究阶段。氨吹脱法,工艺成熟,吹脱效率高,运行稳定,但动力消耗大,塔壁易结垢,在寒冷季节效率会降低;化学沉淀法工艺简单,效率高,但投加药剂量大,必须找一种高效价廉无污染的药剂或助凝剂;人们已经对膜吸收法中膜的渗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较高的氨氮和盐量能有效抑制水的渗透蒸馏通量;对于成分比较简单的氨氮废水处理,在物理化学法中,吹脱法和膜吸收法是比较经济有效的选择;如果污水成分相对复杂,比如油性污染物含量较高,则需*行气浮等预处理。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为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建议采用物化法和生物法联合工艺取代单一工艺以*去除废水中氨氮。

微氧条件下氮的去除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溶解氧低时反应器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包括污泥颗粒化、短程硝化作用、同时硝化和反硝化以及自养细菌反硝化作用。微氧条件下的污泥颗粒化是由于微曝氧量时.气泡对于污泥絮凝体的剪切力变小.从而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正常的污泥絮凝体的粒径通常为几十微米,而颗粒化的污泥粒径可达几百微米甚至几毫米,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并且反应器中的生物浓度也相应增加。污泥颗粒化实质是微生物的自同定化过程.使得多种微生物(包括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内)在同一反应器内保持良好的共生关系。由于颗粒污泥有较大的粒径,在微氧环境中氧的传递就受到了来自于颗粒污泥表面的阻力.这样就形成由内及表的厌氧、兼氧和好氧的环境体系.从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就在同一反应器内各得其所.导致同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同时硝化和反硝化(SND)现象是在氧化沟等工艺中发现的,是在有氧条件下发生了反硝化作用而导致总氮减少的现象。已证实SND是由物理原因引起的.其中溶解氧浓度和污泥絮凝体的大小是SND的主要影响因素:将环境溶解氧控制在较低水平.缺氧环境所占比例增大.有利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有利于SND的发生。利用微氧条件下培养的颗粒污泥.研究了污泥粒径对于COD和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ND发生以后.污泥颗粒被破碎成悬浮物.氮的去除效率明显降低 可见,微氧条件下的污泥颗粒化是同时硝化与反硝化发生的必要条件。
在微氧条件下,氮的去除途径除了上述的同时硝化与反硝化外,还有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在常规的硝化反应中.氮的硝化分为两步,分别由不同的微生物完成。
其反应为:亚硝酸化:2NH4+  + 302— 2NO2- +4H+ +2H20(由氨氧化菌完成)硝化:2 NO- +02  一 2 NO3 -(由亚硝酸氧化菌完成)
很显然,在生物脱氮的过程中,由NO3-氧化成NO3-,把NO3-还原成NO3-的两步反应是多余的。如果能够避免这两个环节就可以节省25% 的氧气和约40% 的有机碳源。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就是将硝化过程中将反应控制在亚硝酸化阶段.从而直接进行反硝化。因此,如何能将硝化反应控制在反硝化阶段是实现短程硝化和反硝化的关键。废水中氨和微溶解氧对亚硝酸氧化菌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氨氧化菌在微氧条件下成为优势菌种,从而有利于短程硝化与反硝化的进行。但不等于溶解氧越低越好,杨宁等 .利用CSTR(连续搅拌流反应器)反应器,对高氨(氨的质量浓度为856 mg/L)废水进行处理,发现: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在0.2 mg/L持续运行会显著降低氨氧化菌的活性。

化学沉淀法可以处理各种浓度氨氮废水。其与生物法结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曝气池不需达到硝化阶段,曝气池体积比硝化-反硝化法可以减小约一倍。NH4+-N在化学沉淀法中被沉淀去除,与硝化-反硝化法相比,能耗大大节省,反应也不受温度限制,不受有毒物质的干扰,其产物MAP,还可用作肥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处理费用。因此,MAP沉淀法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法,很有开发前景,但要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尚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寻找价廉高效的沉淀剂;(2)开发MAP作为肥料的价值。

离子交换法
沸石是一种对氨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硅铝酸盐,一般作为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去除氨氮的为斜发沸石,此法具有投资省、工艺简单、操作较为方便的优点,但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使树脂再生频繁而造成操作困难,且再生液仍为高浓度氨氮废水,需再处理。常用的离子交换系统有以下三种类型:
(1)固定床
在此系统中,溶液的去离子过程为二阶段间歇过程。溶液通过阳树脂床时阳离子与氢离子交换生成酸溶液,然后此溶液再通过阴树脂床,以去除阴离子。交换能力将耗尽时,树脂在原位再生,经常采用向下流再生法,此法操作可靠方便,但其化学效率相对较低,容积较大,到树脂用量大,有时为了适应连续流的要求,还需要有储备装置,因而投资费用较高。

 

 

其他推荐产品

更多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对比框

产品对比 二维码 意见反馈

扫一扫访问手机商铺
在线留言